随着《新环保法》的推出和实施,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实行限养和禁养和政策,许多不达标的养殖户为此拆除了猪场。其中,尤其以浙江和福建等南方地区居多。 此外,根据国家颁布的“水十条”的相关要求,在珠三角、京津冀以及长三角等地区的养猪场或者是养禽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之内搬迁或是拆除(据说是2017年年底之前)。 
猪倌巴巴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因禁养、限养等政策,大约会导致两千多万头生猪出栏受阻。那么这部分的生猪缺口该如何填补呢?近一步增加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效率吗?恐怕单是如此也无法满足人民对于猪肉的需求,猪肉的进口量近一步增加倒是可以预期的。 
我很能理解一些不养猪的人排斥养猪场的心理,但是你又想吃猪肉,又不想闻臭味,这样的想法就有些不讲理了。猪倌巴巴的意见是,应当尽量发展循环经济,把农业和畜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旦猪场的粪污得到了有机化地处理,养殖污染势必可以大大减轻。 
倘使国家能在控制猪场污染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须知,德国的养殖密度远大于中国,但是养殖业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我们不妨多多借鉴,如果能在降低养殖污染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生猪出栏量,减少外国猪肉的进口,那才是真正的两全其美! 
关注猪倌巴巴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汇聚了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奇妙之地,如果你也是个农民,请打开微信订阅。猪倌巴巴的大家庭同样欢迎你!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签约作者猪倌巴巴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擅自转载!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