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危害牲畜的一大顽疾,尤其秋冬季节发病率为高。口蹄疫又被称之为“五号病”、“口疮”、“蹄癀”。这种疾病是由五号病病毒导致的,任何偶蹄动物都有可能传染。 
无论是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口蹄疫都是威胁它们的大患。尤其是初生仔猪,对五号病毒的防御能力最低,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且口蹄疫发病很急,致死率很高。 
口蹄疫的病原主要来自于病猪和带毒猪,病猪身上一个黄豆大小的水泡所包含的病毒就可以导致十万头以上的猪患病。再者,病猪的粪便、尿液、精液以及病猪污染过的饲料、水以及猪舍内的养殖用具等都有可能导致五号病毒的传播。 
患了口蹄疫的猪,其蹄冠、蹄踵、蹄、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都会发生病变,主要症状是患病部位出现大小不同的水泡以及溃疡。如果是母猪患了口蹄疫,其乳房、乳头往往也会出现水泡和溃疡的症状。 
患了口蹄疫的猪,除了病变部位会出现温度升高的症状以外,全身也会出现温度升高的症状。而且病猪往往立足不稳,难以行走,严重的话蹄壳甚至会出现变形乃至脱落的症状。对于成年猪而言,口蹄疫的致死率并不高,往往在百分之三以下。但是对于怀孕期的母猪,口蹄疫往往会导致流产的现象。 
预防口蹄疫的措施,主要要遵循几个原则:1、最好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发病区引进种猪;2、对于新购的猪要隔离饲养,确保不携带病原之后方可合群饲养;3、给猪提供高质量的全价饲料,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4、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对于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5、对猪群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 
口蹄疫的治疗原则,通常要遵循早发现、快治疗、严格消毒、将损失降到最小的原则。一旦有猪死于这种疾病,最好使用百分之三火碱对地面以及病猪使用过的器具进行严格消毒。而后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