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采精是一个技术活,所以这工作并不是谁都能做的。如果采精师在采精过程中操作不当,就极有可能导致种公猪发生应激,甚至是死亡。以下是一些错误的采精习惯,希望养殖户在进行人工采精的时候一定要避免。 
错误一:暴力驱赶导致种公猪精神紧张 有些养殖户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在对种公猪进行人工采精前往往使用粗暴的手段来驱赶公猪进入采精室。殊不知,对种公猪使用暴力往往会导致它们精神紧张,在这种状态下种公猪可能会出现拒绝爬跨假畜台,或是阴茎无法勃起的状况。而且,如果种公猪的脾气比较暴躁的话,甚至有可能对人发起攻击。 
错误二:频繁突然地为种公猪换圈 个别养殖户在饲养种公猪的时候,由于前期分圈不合理,或者后期猪场经过了一定的改造,导致种公猪频繁换圈饲养,这样的风险其实是很大的。 在饲养种公猪的时候,最好不要换圈,让其生活环境稳定下来。否则,每次种公猪换圈都有可能使得猪与猪之间由于相互不熟悉发生争斗。如果只是轻微的咬伤还好,假如公猪与公猪之间撕咬剧烈,导致生殖器受到伤害,那损失可就大了。 
错误三:采精之时公猪出现不良反应没有科学处理 有些公猪由于种种原因,在采精师为其采精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假如这个时候采精师没有做出科学的处理,很有可能对公猪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具体表现为,公猪在采完精之后四肢酸软乏力,食欲严重下降甚至是发生不食的症状。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种公猪肠道内的有益菌可能会出现失调,而后出现激素分泌失调的症状。一旦产生了这种现象,公猪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变化导致公猪敬业质量下降,甚至是丧失生育能力。 
错误三:平时不注意保健导致公猪采精过程中出现严重应激进而死亡 有些养殖户只是将公猪当成他们赚钱的工具,不仅频繁索取公猪的精液,而且日常养殖过程中也不注意做好种公猪保健。那么长此以往,精力再旺盛的公猪也会有精尽猪亡的那一刻。 公猪精力耗尽的集中表现为:在进行人工采精之时突然倒地不起,四肢挣扎、肌肉抽粗,而后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皮肤出现紫色斑块,很快衰竭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精力耗尽的猪在死亡之后其尸体往往僵硬速度很快,如果你对猪肉进行检测的话会发现精尽而亡的猪其肉质酸度很高,模样有些像注过水的猪肉。这样的猪肉最好不要给人食用,做无害化化处理或者是掩埋处理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