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养殖过程中,阉割小母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提高猪场效益的手段。那是因为对小母猪进行阉割可以有效加快小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加速其脂肪的累积,而且还可以使得猪肉的品质变得更为优良。 
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有时候阉割过的小母猪依然会出现发情的症状。如果有效应对以及避免这种小现象的发生呢?请看猪倌为您带来的经验介绍。 
小母猪阉割之后依然出现发情的症状属于阉割后遗症的表现。而一旦母猪身上出现了阉割后遗症的症状,就会严重影响到母猪的生长发育速度。闹圈、不食等是阉割后遗症的主要外在表现。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阉割后遗症的发生呢?猪倌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在对小母猪进行阉割的时候没有阉割彻底,假如进行阉割的工作人员只是对母猪一侧的卵巢进行了摘除,或者只是摘除了小母猪的子宫角,那么小母猪在日后就很容易出现发情的症状; 
2、如果在对小母猪的子宫和卵巢进行摘除的时候,其两侧子宫角的结合部分留的过长也容易造成母猪日后反情。那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母猪依然会继续发育,遗留部分的血管和神经如果出现增生的话也可以导致母猪发生阉割后遗症; 
3、即便是对小母猪的子宫进行了完完全全的摘除手术,假如其卵巢依然留在小母猪的腹腔当中,那么随着日后被组织包埋继续发育,也会导致母猪发情。再者有的时候小母猪的子宫颈被切断之后会鼓起小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血管在上面增生,那么也会引起母猪发情的症状。 
针对上面这些导致母猪阉割后遗症的原因应该如何应对呢? 猪倌认为,在对小母猪进行阉割的时候应该阉割彻底,即将其子宫和卵巢彻底摘除,与此同时将小母猪的子宫颈额外多摘除一部分,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后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