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位养猪朋友留言:根据多年的养猪经验,中国的土杂猪的生命力似乎更强一些,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养殖企业养的都是外三元、内三元、长白、杜洛克等这些舶来品种?养猪企业每年为何要从国外引进大量“洋种猪”?小易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养猪企业为何要从国外大量引进“洋种猪”? 
一、改良育种 从育种技术方面说,从国外引进“洋种猪”一大用处就是作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技术来改良后代基因,这也是引进“洋种猪”的主要原因。跟国内本土猪相比,外来生猪一般具有日增重快、瘦肉率高、出栏日期短、产出仔猪数量多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死亡率高,口感不如国内本地猪好等缺点。通过引进“洋种猪”,不断地进行杂交育种,结合双方优势,培育更好的育肥后代,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进行疾病预防合作研究 因全球区域存在差异,世界各地生猪疾病发生的情况大不一样,全球生猪疾病预防合作研究也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引进种猪本身具有疾病传播风险,但也是全球疾病预防合作研究的必要。 三、进行其他科学研究 除了猪场自身发展需要和疾病预防合作研究外,引进“洋种猪”还可以作为其他科学研究,如育种检测研究,营养分析、健康系统研究、液态饲喂方法研究、以及各种大数据分析研究等。 
根据瑞昂畜牧数据中心显示,我国从8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洋种猪”,截止到去年,我国每年引进的洋种猪已经高达1.5万头,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尽管如此,瑞昂畜牧液态饲喂研究中心李小鹏指出,由于国内外养猪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种猪企业切不可盲目引进种猪,否则很有可能遭遇“洋种猪”水土不服,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疾病风险,建议种猪企业建立自己的育种体系,完善育种进程,科学育种,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益。 (本文为今日头条作者独家原创,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指导意见,如果您在养猪过程中,遇到了任何问题,均可在本文底部留言咨询;同时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液态料线系统”,共同探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