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初的流行性腹泻(PED)的肆虐引起养猪行业者的恐慌,其高死亡率也一度被推测为高猪价的重要推手,PEDV疫苗也由季节性药物逐步转入常规苗队列,目前下半年的腹泻免疫高峰期即将来临,如何做好腹泻病的生物安全防控,如何做好腹泻免疫程序,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7月27日,成都天邦“仔猪无泻万里行——控好腹泻,还您利润”论坛在冰城夏都哈尔滨召开。黑龙江学界精英、规模猪场负责人共70多人到场。会议重点对腹泻的生物安全控制、疫苗免疫策略上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li李金龙 做好生物安全管理,消毒不留死角 猪场在采取腹泻防治措施之前,应先找出一个大致病因。目前如RT—PCR、胶体金等快速检测方法可在3小时内出结果,具备可实践性。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金龙解释说,腹泻病因包括病毒性、非病毒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一些临床经验已经滞后。比如传染性胃肠炎(TGEV)在黑龙江省危害更大,甚至有一些只发TGE的猪场。以往经验是TGE只吐不拉,PED以肠炎为主,只拉不吐。但实际上随着病原的变异,两者都会出现呕吐性腹泻症状,只是轻重有别。 在会上,李金龙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三个角度做了腹泻的生物安全防控的讲解。并提出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实践经验。 目前PED在猪场的感染率超过70%,但在黑龙江,其他病毒性腹泻占比较外省更高。比如夏季一些猪腹泻打两针就能治好的病例,一般不是PED;对一些3—5日龄的仔猪,可在腹泻发病3小时之内及时静脉补液(不是腹腔补液),有很大可能性有效,但依然不能避免“僵猪”的出现。 对于喂料不当、天气原因造成的生理性、营养性腹泻,一般的判断规则是,这类腹泻疾病不会暴发性流行。比如一些猪场有时会发生高龄母猪腹泻、年轻母猪不腹泻情况。李金龙认为与饲养员责任心有关。如果料槽未清理干净,高龄母猪贪食会吃掉霉变残料,导致腹泻。 目前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弓形体感染呈扩大趋势,相当一部分猪是先天感染,建议采用磺胺类药物母猪加药预防。 已经证实PED是通过口和粪便接触传播的,只需接触少量的粪便即可引起感染,如果冲水处理粪便外,一些漏缝地板底侧会形成干结的硬渣,建议管理人员将其掀起清理。虽然加大了劳作量,但是非常必要。“一些消毒角落往往决定了猪群的健康状况。” …… 综合来看,李金龙认为,对于整个防控体系来说,育肥猪是最大的管理漏洞。很多小猪发生腹泻后被治好,但却因为育肥猪排毒2个月左右后复发。 
成都天邦生物研究所所长徐宏军 做好后备猪驯化 防PED反复 对于养户来说,莫过于关心是否有让1—7日龄新生仔猪腹泻高枕无忧的方法。最关键的策略就是提高母乳中的lgA抗体抗体。是因为疫苗主动免疫出生仔猪,不管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都需要10—15天后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而被动免疫母猪产生母源抗体,出生第1天就可以产生足量抗体。 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徐宏军徐宏军介绍说,在实践中,即便打了疫苗,也经常有20-30%的猪场复发腹泻。徐宏军认为,后备猪正常补栏会引起猪场PEDV不断复发,应对后备母猪进行PED驯化:后备母猪在“混群前”进行PED驯化,在16—20周龄进行返饲让其感染(1头仔猪的小肠内容物供10头后备母猪),在隔离舍中进行,隔离舍离猪场生产区间隔150米以上。通过驯化,保证每批进入产房的母猪都同样处在高水平抗体状态。 “感染PEDV的怀孕母猪在3个月之内进入产房,所产仔猪很难发生腹泻,而其他阴性母猪的发病风险非常大。”通过PEDV活毒感染驯化母猪,刺激产前母猪产生维持2个多月的母源抗体,再注射疫苗将保证奶水中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初乳中IgA、IgG(特别是IgA)含量越高,发生腹泻的日龄越大,发生腹泻的日龄越大,越轻微,成活率越高,损失越少。徐宏军认为这是腹泻防控临床模型的核心。“如果能让腹泻发生日龄推后10天,防控就没有问题。” 而采用这种“一次腹泻+跟胎免疫”方案,也避免了多次返饲,毕竟每次返饲的病原种类、含量都很难控制。对此,徐宏军介绍说,公司利用“活毒感染+灭活苗”方案成功帮浙江、江西、东北等地的多家规模猪场解决腹泻问题。 简单说,“驯化(返饲)+普免+跟胎”是PEDV防控的一整套完整程序,而“活毒感染和变异株灭活疫苗”是其核心。 
成都天邦北方区技术总监刘全胜 针对一部分猪场反馈自身不具备返饲条件的问题。成都天邦北方区技术总监刘全胜介绍说,与猪瘟、蓝耳、伪狂犬病的“先免疫后驯化”策略相反,腹泻防控必须“先驯化后免疫”。驯化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如果猪场有发病仔猪的病料,掺杂,可以在后备母猪16-20周龄进行返饲。 第二种,如果没有口服活毒“病料”,可以把16—20周龄的后备母猪分成4组,每组混入一头健康、老龄的淘汰母猪,利用带毒较多的老龄母猪来对后备猪进行接触性的感染和驯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龄猪是伪狂犬阳性猪,处于病毒血症的排毒期,导致后备猪出现感染症状。就要思考这批后备母猪在仔猪阶段的伪狂犬免疫程序是否有漏洞。 
成都天邦市场部副经理熊英介绍腹泻疫苗“利力佳”的集团猪场应用反馈 
圆力佳三代上市启动仪式 会议同时举办了“圆力佳三代上市启动仪式”成都天邦北区销售总监郑少英介绍说,天邦股份在2007年就已经上市,表现一直很强劲,在08年收购四川精华,才开始涉足疫苗,起步虽晚,但是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起点要求很高,一直到2011年才真正有疫苗产品上市,先后花了3年零5个月的时间进行内部升级,技术研发上聘请世界知名疫苗科学家,设备革新上引进先进的微载体悬浮生产线,使圆环疫苗的质量和成本有了质的飞跃,也促成了今日圆力佳三代的上市。 公司即将推出的三代圆环疫苗在经过去杂蛋白、BSA、内毒素等工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杂质的干扰,应激反应更小,疫苗更安全。同时,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硬件设施与工艺提高抗原含量,并且在提高批间稳定性方面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保证提供给养殖户的圆环疫苗产品到达安全、高效两大目的。 从2011年开始市场化销售,到2016年成都天邦的疫苗板块实现了35倍的增长,据农业部批签发头份数统计,其2015年圆环疫苗在中国的销售量达到1706万头份,居全国第一。圆环疫苗的近四年销售量增加了9倍,在中国排名前100的集团猪场中,有87家使用了成都天邦的疫苗产品。 
成都天邦黑龙江区域经理张成军介绍“仔猪无泻万里行活动” 

本次“仔猪无泻万里行”论坛由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农财宝典、新牧网、哈尔滨五洲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会议内容充实、秩序井然,现场提问精彩。黑龙江学界精英、规模猪场负责人共70多人到场。会议采用互动性极强的提问讨论方式进行,让每个参会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过去十年,东北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比例持续提升,目前接近9%。现在正是生猪养殖产业重构的时期,东北是重构后最具潜力的发展地区。国家生猪产业存“北移”趋势,未来东北可能成为比肩华北、西南的生猪主产区。黑龙江省幅员辽阔,面积超过了辽宁省和吉林省的总和,猪业潜力巨大。目前包括金新农、正邦、温氏、中粮都在黑龙江有产业布局。目前黑龙江省生猪年出栏1900万头左右,500头母猪以上规模猪场超过40家。 
哈尔滨是成都天邦“仔猪无泻万里行”活动走到的第7个城市,哈尔滨被人看成是冰天雪地的荒蛮之地,可现在的哈尔滨是冰城夏都,俨然“东方小巴黎”。不冷不热的天气,微风与啤酒,令人流连忘返。城内处处俄罗斯风格建筑。哈尔滨的代表教堂之一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就是突破了传统俄罗斯风格的又一杰作。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新牧网原创稿件文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映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编辑部电话020-83003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