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主席带队进农家调查 巴中新闻网10月17日讯(金瑞荣)“我全家4人,目前养牛2头、养猪3头、养鸡130只、养兔子6只,易地搬迁打地基100平方米,材料准备已就绪,天晴马上建设。”通江县板桥口乡大盅岭村一组精准扶贫户杨春礼告诉笔者。 “细雨蒙蒙驱泞淖,秋风飒飒绕山川。脱贫四进查农户,产业攻坚致富篇。”近日,该乡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立足学习教育,促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四进农家”活动,干实事、务实效,切实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政策宣传进农家,确保思想脱贫。该乡成立18个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队,认真宣传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指南,明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总体要求,对照脱贫解困“一超七有”标准和各户帮扶计划,充分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积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民意征求进农家,深入了解群众。乡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与群众交流发展产业化的设想和意见,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呈现了问计于民谋划“小康梦”的亮点和特色。 科技知识进农家,助推创业增收。基层党组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优先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畜牧业、中药材、食用菌、干果业、稻田养鱼、劳务输出等特色致富产业项目,认真开展就业培训,积极为有需求、有条件的群众提供创业帮扶资金。 爱心协会进农家,真情帮扶群众。乡妇联、共青团、民政办、扶贫办、社保办等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成立爱心协会,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竭力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部分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有计划的进行定期资金扶持和生产生活帮助,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子女上学、生产和生活问题。 该乡通过明确的思路,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争取尽早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力争早日完成全乡18个村772户2825人脱贫攻坚任务。 
杨春礼养的土鸡 
生猪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