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畜禽粪污的处理,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以摆脱的大难题!一坨“猪屎”,一泡“猪尿”,始终是横在养殖业面前的一道坎儿。 
近些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猪场是越建越多。猪多了,相应产生的粪污数量也越来越惊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一坨“猪屎”,一泡“猪尿”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16年底,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中,着重强调到了畜牧业和养猪业的粪污污染问题。国家下决心要在“十三五”期间把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粪污和资源化问题处理好。 
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国畜禽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和转型生产,同时完成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施建设。加快优化生猪养殖区域的布局。 此次综合化的治理、整顿工作。目标明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 
对禁养区内的所有的养殖场将全部拆除和搬迁;对非禁养区的养殖场,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力求环评达标。对达不到环评标准的一律拆除。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对养殖场做好善后处理和补偿工作。 浙江、福建、河北、安徽、江西、广东、山东、甘肃等省将率先响应国家号召。抓紧落实整改任务。 
实行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拆除一批、转产一批;环评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名责任人。既要做到任务到位,又要尽量避免养殖户的利益受损。 力争在2020年前,新建、扩建、改建的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实现利用化制、发酵、碳化等先进技术,分别对粪污和病死畜禽进无害化处理。建立一种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循环高效生产模式。 
对散养密集区域实行畜禽粪污集中收集、集中贮运、集中处理、集中利用。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化;进行实事监控。对养殖企业和个人建立责任制,;谁污染,谁就有逃不掉的治理责任。 
一坨“猪屎”,一泡“猪尿”,搅动了我国的整个养殖产业,对国民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操动了我国养殖业的产业化升级。不得不说一坨“猪屎”的威力够“牛”的。 
国家花费大力气整治养殖环境,将彻底改变现有的养殖格局。为以后养殖业和环境保护在平衡、协调发展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将形成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