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焕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 猪系统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长久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饱受疫病带来的巨大压力。猪群有常见三大系统疫病,在临床上可分为繁殖障碍类疾病、消化道类系统疾病、呼吸道类系统疾病。 (查看陈焕春院士2017猪业大会演讲视频完整版,请前往养殖宝APP直播间)  一、繁殖障碍类疾病——生的少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1、猪伪狂犬病 2011年以来,我国从北至南出现伪狂犬病毒的感染流行; 商品猪场首先出现伪狂犬gE转阳,然后殃及至种猪场; 新分离伪狂犬病毒致病力更强,各阶段猪群均有临床症状; 2016年诊断中心血清室共检测来自全国3206家猪场临床血清样本67130份。其中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39.92%。

不同阶段猪PRV-gE抗体阳性率 诊断中心血清学调查显示:86.25%的猪伪狂犬病阳性场中,育肥猪在120-150日龄存在伪狂犬病毒gE抗体再次转阳的现象。 2016年伪狂犬阳性场各阶段猪群gB、gE抗体阳性率变化图 
当前临床防控猪伪狂犬病面临的问题 伪狂犬病毒感染猪广泛存在,在引种、售猪等流通环节忽略生物安全导致猪伪狂犬病爆发; 商品猪群在育肥阶段gE抗体再次转阳,导致伪狂犬病毒在猪群中大量增殖,在猪场内循环感染; 因PEDV流行,猪场采用腹泻病料返饲,促进了病毒的水平传播; 传播途径多:接触感染、粪尿传播、空气传播、胎盘传播、精液传播,鼠、猫、狗等野生或家养哺乳动物传播。
综合防控当前中国猪伪狂犬病思路 思路一:用安全性高的基因缺失疫苗(推荐HB-98株或者HB-2000)进行基础免疫; 思路二:结合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返工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 思路三:净化种猪群,每年公猪和后备猪应为全阴性;猪只感染后将终身携带,成为该病传染源。 2、猪瘟 临床猪瘟流行状况: 典型猪瘟、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 猪瘟的突出临床症状 
盲肠出现纽扣状溃烂 
脾脏边缘梗死 猪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当前猪瘟流行毒株以2.1亚群为主; 与1.1亚型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毒株相比,2.1d亚型序列发生变异,分子遗传关系上逐渐远离1.1亚型。
当前临床防控猪瘟存在的问题 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给猪瘟确诊带来一定的困难; 妊娠母猪感染和猪群持续性带毒、排毒; 猪瘟疫苗厂家繁多、疫苗质量良莠不齐; 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体对猪瘟疫苗的干扰; 大剂量、频繁地猪舍猪瘟疫苗导致免疫耐受。 猪瘟的推荐免疫程序 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商品化猪瘟疫苗; 定期监测本场疫苗免疫效果,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猪群发生猪瘟时: A.超前免疫:免疫后2小时才吃母乳; B.35日龄和65日龄分别作2次免疫。 猪群稳定时: 35-40日龄首免;65-70日龄二免。 种猪群普免:一年3次。
除以上外,还有蓝耳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的讲解,详情可参见养殖宝直播间完整视频。 二、消化道类系统疾病——死得多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病毒性腹泻疫苗的免疫建议 1、后备母猪 常规免疫 受威胁猪场 2、经产母猪 常规免疫 受威胁猪场 3、公猪 常规免疫 受威胁猪场 紧急免疫,普免2ml/头; 每年普免2次,2ml/头;
4、仔猪 受威胁猪场 仔猪3-5日龄1ml/头; 其他日龄猪每次接种2ml/头。 三、呼吸道类系统疾病——长得慢

猪群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模式 
查看陈焕春院士本次演讲的全部视频,可前往养殖宝APP直播间观看。 微信搜索“养殖宝平台”并关注,最新资讯每日推送,更新鲜、更一手、更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