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早春养猪防传染性腹泻
2015-07-20   来源:驻马店农批网 福建农业信息网 作者:yang   字体:【 】  浏览:47次   评论:0
猪早春季传染性腹泻病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可在母猪、公猪、育肥猪、仔猪中爆发。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少食或不食、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特别是10日龄内仔猪高度死亡率为特征。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寒冷、潮湿、卫生不良等都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方式多为爆发或散发流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感染率可达90%-100%,但公、母猪、育肥猪和断奶仔猪感染发病后症状轻微,死亡率较低,并可于5-7天自然康复。但10日龄内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步下降。感染过本病的生猪可获得一定时间的自动免疫抗体。病猪和隐性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猪排出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各种用具,可成为本病的传染因素。

二、临床症状

仔猪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呕吐,随后迅速发生剧烈的腹泻,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粪便,内含不消化的凝乳块。病猪迅速脱水、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少吃或不吃、脱水消瘦,一般于2-5日龄内死亡,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50%-100%,随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降低。

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公、母猪发病后症状较轻微,表现为食欲减少、不吃,有时可见呕吐,拉黄绿色或褐色水样稀便,并混有气泡。一般于3-7天康复,死亡率不高。

哺乳母猪常因脱水导致泌乳减少或停止。妊娠母猪很少发生流产。

病猪体温多数正常。初生仔猪感染本病死亡率达90%,10-20日龄仔猪死亡率10%-30%。20公斤以上生猪死亡率不高,很少因本病死亡,但如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时,能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加。

病理剖检病死猪尸体消瘦、脱水、胃粘摸充血,有时有出血点,小肠粘摸充血肠壁变薄无弹性,内含水样稀便,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三、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的季节,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或早春。猪群发病突然,通常在数日内感染大多数猪只,不分猪只大小和性别都可发病。主要症状是剧烈的呕吐和腹泻脱水,10日龄内仔猪发病后死亡率最高,且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下降。结合病理剖检。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四、防治措施

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注意仔猪的防寒保暖,供给全价饲料,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搞好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进行预防。采用干扰疗法:以鸡新城疫Ⅰ系疫苗为干扰源注射,可明显减轻症状。剂量:一瓶鸡新城疫疫苗(按500羽份计)可注射15日龄的乳猪10头。可注射15日龄以上至10公斤仔猪6-8头。15公斤以上可注射4-5头。在饮水中按比例添加20%可溶性病毒灵粉和口服补液盐。在饲料中投服吸附剂腐植酸钠、晶体酸钠等配合抗菌素痢菌净、诺氟沙星等。新生乳猪给予饮用或静注5%葡萄糖盐水效果良好。出生3-5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和维生素E可明显提高乳猪的抵抗力。病情较严重的,可注射抗菌素金泻康、痢茵净、新奇等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也可适量注射阿托品、654-2等药物减缓胃肠蠕动,缓解剧烈的呕吐和腹泻。

Tags: 责任编辑:yang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近期注意仔猪多发病的防治 [下一篇]农户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新模式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yang yang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3 个
性别:保密
yang@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母猪不让仔猪吃奶,仔猪只能活活饿死?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