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2015-07-20   来源:辽源农批网 广东省山区信息网 作者:admin5   字体:【 】  浏览:67次   评论:0
1.猪蛔虫病

⑴治疗。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①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②氟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⑤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⑥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⑦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⑧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

①定期驱虫。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它猪并群。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②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③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2.类圆线虫病

⑴治疗

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也可使用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驱虫。

⑵预防

由于虫卵及幼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很低,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清除猪粪,并进行堆集发酵。此外,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3.猪后圆线虫病

⑴治疗

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②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1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④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⑤氰乙酰肼。口服每千克体重17.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5毫克,严重者可连用3天。

如有继发感染,应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⑵预防

①猪舍应尽可能地建在较干燥的地方。对放牧猪应严加注意,尽量避免去蚯蚓密集的潮湿地区放牧。

②对本病流行的猪场,应有计划地进行驱虫。对3~6月龄的猪更需多加注意,遇可疑病例时应做粪便检查,确诊后驱虫。

③猪粪集中进行堆积发酵。

4.猪鞭虫病

防治。建议使用下列药物驱虫:

⑴羟嘧啶每千克体重2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⑵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毫克,混饲或混饮。驱虫率为72%~99%。

⑶敌敌畏。每千克体重11.2~21.6毫克,与1/3的日料混饲。驱虫率可达90%。

5.猪肾虫病

⑴治疗

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②左咪唑。每千克体重5~7毫克,一次肌注,驱虫效果可达58.3%~87.1%,并能抑制肾虫排卵77~105天。

③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

着重加强检疫,防止购进病猪;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猪场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用3%漂白粉或10%硫酸铜溶液消毒。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淘汰母猪。

6.猪旋毛虫病

⑴治疗。由于本病生前诊断困难,故治疗的方法研究甚少。可试用下列药物治疗:

①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0毫克,1次或分3次肌注;拌饲以每吨饲料300克,连用10天可杀死全部肌幼虫。

②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0毫克喂服。

③氟苯咪唑。以每吨饲料125克拌饲。

④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喂服。

⑵预防

①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工作。如在24块肉片中发现包囊或钙化的包囊不超过5个,猪肉和心脏需经高温处理(切成小块煮沸2.5小时)后方可食用;超过5个包囊,则应全部销毁或作工业原料。

②改善环境卫生,提倡养猪有圈,实行厩外积肥,扑灭鼠类;取消连茅圈,不用生的废肉屑喂猪,以杜绝感染来源。

③改变饮食习惯,不吃生猪肉(包括犬、熊及其它动物的生肉)。

7.猪食道口线虫病

⑴治疗。可用下列药物驱虫:

①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②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

⑤氟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或以每吨饲料30克混饲,连用5天。

⑥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喂服。

⑦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喂服。

⑧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

着重于搞好猪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堆集发酵;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以免虫卵污染。

8.红色猪圆线虫病

⑴治疗

①左咪唑。每千克体重7.5毫克,内服或肌肉注射,对红色猪圆线虫有高效。

②酒石酸噻嘧啶。每千克体重22毫克(每头猪不得超过2克)混入饲料喂服,对成虫的驱虫率为96%。

③芬苯达唑。每千克体重5~7.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驱虫率为100%。

④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

⑤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

⑥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

主要是保持猪舍清洁和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并堆集发酵。夏秋季节时,应及时对散养猪进行驱虫。

9.猪胃线虫病防治

①左咪唑。每千克体重7.5毫克,内服或肌肉注射,对胃线虫病有高效。

②酒石酸噻嘧啶。每千克体重22毫克(每头猪不得超过2克)混入饲料喂服,对成虫的驱虫率为96%。

③芬苯达唑。每千克体重5~7.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驱虫率为100%。

④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

⑤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

⑥多拉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预防主要是每日需清扫猪舍,粪便堆集发酵;防止猪吃到中间宿主。

10.猪棘头虫病

⑴治疗

左咪唑驱虫,剂量为千克体重15~20毫克,拌入饲料喂服,对成虫有效。丙硫咪唑驱虫也有一定的作用。

⑵预防

①病猪粪便应堆集发酵,以杀灭虫卵。

②在疾病流行地区,严格控制放牧,尽量减少食入蛴螬或金龟子的机会。

③在猪场以外的适宜地点设置诱虫灯,可以捕杀金龟子。
Tags: 责任编辑:admin5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仔猪贫血的成因及预防 [下一篇]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呼吸道疾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admin5 admin5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0 个
性别:保密
zhanzh@ganfei.net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这10种黑猪好养、效益高,中国农民别错过
· 有了好舌头才有好胃口,导致猪舌头溃烂病变的四..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