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猪不同饲养阶段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2015-07-20   来源:伊犁农批网  作者:信鉴科技   字体:【 】  浏览:60次   评论:0
猪在不同饲养阶段的发病状况  

猪三大传染病的发病率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统称为猪的三大传染病。在我国,患猪的总死亡率约占饲养总量的8%,防治较好地区猪的死亡率也在5%。因此,应提高猪病防治水平,每年若能使猪总死亡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即相当于增加500万头猪的出栏,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有疾病中,传染病约占70%~80%,其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又占猪传染病的70%。因此,在猪病防治中,这三种病的防治成为重中之重。  

由于我国研制的猪瘟弱毒苗是世界先进的疫苗之一,因此,国内各定点药厂生产的猪瘟丹苗、猪瘟猪丹毒二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的防疫效果都比较确实。凡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且保持科学防疫接种密度的地区,这三种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一些地区的基层兽医防疫队伍不稳定,猪的防疫密度得不到保证。有的地区免疫程序跟不上养猪形势的变化,出现了注射疫苗后仍然发病的现象;有的地区发生非典型猪瘟;有些地区长期使用二联苗,导致猪肺疫时有发生,给当地的养猪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子猪阶段疫病的防治  

子猪出生后1周~2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子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的65%,而子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由此可见,子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重要。  

1.发病与饲养管理有关。初生子猪防寒保暖不当,极易引起子猪感冒,拉稀,甚至死亡(如子猪怕冷扎堆引起压死压伤等);不及时补钙可导致子猪贫血和消化不良等。  

2.子猪的红痢、黄痢、白痢、子猪副伤寒、水肿病等大多在此阶段发生,而发生这些病的原因大致如下:  

(1)母源抗体滴度低或无母源抗体;  

(2)母猪健康状况差;  

(3)猪舍卫生条件差;  

(4)子猪未按有关疫病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或未进行有关的药物预防。  

3.子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尤其是断奶时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是衡量一个养猪场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在子猪阶段,子猪一旦发病,即使经治疗痊愈,对其育肥阶段的生长仍会造成很大影响,有的因此而形成僵猪。  

疫病防治要分轻重缓急  

1.在疫病的预防上应分出先后次序。像子猪大肠杆菌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子猪副伤寒、链球菌病、气喘病等传染病,目前大多有疫(菌)苗,要按照各自的免疫程序接种,避开免疫接种交叉应激的时间。  

2.在疾病的治疗上要分轻重缓急。当传染病与普通病同时发生时,应以传染病为重;在两种传染病同时发生时,应以烈性传染病以及人畜共患病为重;在一些继发感染发生时(如流感引起的继发症),要会鉴别诊断。  

猪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疾病  

子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  

这段时间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大多数的传染病、部分寄生虫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缺乏症都可对子猪构成威胁,引起发病。有许多病可导致子猪直接死亡。常见的有如下病种:  

子猪红痢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  

子猪白痢出生子猪发病率高。  

子猪水肿病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子猪,10日龄内乳猪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  

猪瘟从乳猪至断奶前后的子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  

猪丹毒多因母猪发病引起。  

猪肺疫乳猪很少发生,断奶后子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  

猪链球菌病子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子猪快速死亡。  

子猪副伤寒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疫苗的子猪,1月龄内子猪极少发生。  

猪流感子猪发病率低,断奶子猪发病率增高。  

猪嗜血杆菌病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  

子猪先天性肌肉震颤本病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初生猪常被饿死或压死。  

猪口蹄疫幼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乳猪感染本病常看不到水疱症状,常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而死亡。  

传染性胃肠炎对10日龄内幼猪有高致死率。  

猪肺线虫病断奶前子猪感染可大批死亡。  

猪蛔虫病1周龄后的乳猪即可感染。  

猪囊虫病在流行区子猪可感染,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子猪贫血是2周龄至4周龄哺乳子猪常见多发病之一,3日龄至10日龄猪发病可突然死亡。  

佝偻病(软骨病)由于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引起,其中先天性佝偻病系由母猪营养缺乏导致子猪胚胎期骨发育不良引起。  

育肥阶段(架子猪―大猪)  

育肥阶段是猪(商品猪)生长的又一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猪以最快速度生长,各种疫病也接踵而至。无论是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病,都是各种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的问题,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子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中,除了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水肿病,以及副伤寒、子猪贫血、佝偻病外,其余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在育肥阶段均可感染,且发病率远远超出子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  

除子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外,几乎所有的猪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均可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因此每个养猪场必须制定出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疾病防治制度和措施。  

1.对传染病按程序搞好免疫接种。对新购进的断奶子猪,应认真了解其防疫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疫苗(如二联苗、三联苗)补防;对一些季节性发病的传染病,应提前一个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传染病,应提前15天进行药物预防。  

2.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寄生虫病对育肥猪危害十分严重,除了肠道寄生虫外,猪囊虫病、弓形体病等均属人畜共患病,其中弓形体病还可造成季节性、地区性流行。大多数寄生虫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必须定期通过药物进行驱虫和预防。对养猪场的粪便应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来杀灭虫卵。  

3.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普通病。许多普通病如微量元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中毒病等完全可以通过喂给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而加以预防。因此应加强饲料和饮水的营养和卫生。  

4.对一部分传染病可通过添加药物来预防。目前,预防部分猪传染病尚无有效疫苗,如猪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病、病毒性腹泻、猪痢疾等,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中草药复方散剂、粉剂,拌料饲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有的中药散剂还有促生长作用。  

5.遵守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集约化猪场的圈舍由于条件设施好,便于打扫和消毒。农户的散养圈舍卫生条件差,必须勤打扫和勤垫新土,粪便堆积发酵,经常用消毒药喷洒圈舍,定期对圈舍顶棚、内外墙、通道等进行彻底消毒。   
Tags:段疫病 责任编辑:信鉴科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育肥猪节料的办法多 [下一篇]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后备母猪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信鉴科技 信鉴科技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1 个
性别:保密
xinjian@0668me.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猪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牛鞭驴鞭很大?跟象鞭比起来不过只是小牙签!
· 配种的时候公猪的阴茎伸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这种..
· 为什么猪那么喜欢睡觉?这是它们肥胖的根本原因..
· 你知道吗猪射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精液的作..
· 所谓精满自溢,那么长期不交配的公猪会不会出现..
· 这10种黑猪好养、效益高,中国农民别错过
· “性”致勃勃未必就要用催情药,这样的方法才安..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最新文章

· 怎么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断肠草可以治疗吗?
· 使用新农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解决养猪的臭味、环..
· 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 给母猪喂服一瓶围产康(100毫升)
· 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
· 母猪临产时要有专人守护
· 淘汰性能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
· 防止母猪过肥和过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