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概况2007年3月份,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房子村专业户刘某所饲养的100多头2月龄大小、体重25公斤左右的猪群开始发病。先是有几只出现咳嗽,喘气,后迅速扩散到全群,有80%左右个体均出现上述症状。个别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从口鼻咳出带血的黏液,有的有呕吐和腹泻,鼻、耳、腿、体侧的皮肤发绀。当时该专业户找到了本村个体兽医进行诊断,疑是猪瘟,遂用猪瘟疫苗倍量注射,再加以中药治疗,未见任何好转且病情更加严重。到2007年3月10日,已经死亡8只。此时距开始发病已经过了一星期。于是在3月10日下午来我校畜牧兽医实验室进行诊断。我们详细询问了发病情况、治疗经历、猪场环境等相关情况,又特别派专人到猪场详细调查,同时对病死猪进行了剖检和化验,最终作出了准确的诊治。
临床症状
开始只有少数几只猪发病较重,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欢伏卧,体温升高到41.5℃。个别的有呕吐,短期下痢,鼻、耳、腿、体侧的皮肤发绀,继而全身出现紫斑。三天内全群有80%左右均出现以上症状,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个别的呈犬坐式呼吸,张口伸舌,状态极痛苦,从口鼻中流出大量带血的泡沫状液体。
剖检病变
对畜主带来的3只刚病死的猪进行剖检,发现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其他组织器官无明显变化。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血色的泡沫状液体,两侧肺叶均充血、水肿呈紫红色,切面似肝样,断面易碎,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其中有两只小猪肺部有脓肿性坏死灶,一只肺部出现坏死区,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肺部发炎部分与胸膜粘连,且不易剥离,胸膜呈纤维素性炎症。胸腔内有黄色积液。
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检查取肺部病变部位及胸腔渗出物分别做成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1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较多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培养特性
用无菌操作手法取病变渗出液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于5%~10%CO2环境中37℃培养24小时,见巧克力平板长出圆形、隆起、边缘整齐、灰白的针尖大的菌落;鲜血琼脂上呈β溶血现象,生长贫瘠。挑取典型菌落革兰氏染色,见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药敏试验
经药敏实验,该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较敏感。
防治
1.全群猪用江西亚邦制药厂生产的“富强粉”(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规格是100克/袋,按使用说明的2倍量拌料,即每袋拌100斤料,连续饲喂3天。
2.对发病猪肌注江西亚邦制药厂生产的“嗜血杆康”,规格为10毫升/支,每头每天注射1支,连续4天。
3.对病猪进行隔离,加强饲养管理,猪舍做好防寒保暖,注意清洁卫生,地面及猪舍周围用3%烧碱或消毒灵消毒,舍内用百毒杀喷雾消毒。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疫情迅速得以控制。用药第二天,无一例死亡。第三天病情基本好转,只有个别猪咳嗽。第四天全群猪的精神食欲完全恢复正常。
经验和体会
1.经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最后才确诊本病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发病猪群是该专业户于2月底从外地一次性购入的苗猪。来源混杂,且经长途颠簸,环境恶劣,抵抗力较差,再加上3月份正直气候聚变季节,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而猪舍又较简陋,卫生条件较差,因而诱发了本病。
3.此病菌可存在于正常呼吸道中,引起内源性感染。在早春季节,气温变化大,容易发病。因此应加强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和舍内卫生,定期消毒,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
4.发病的猪场应及时做药敏实验,选出敏感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