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产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7-06-05   来源:鞍山农批网  作者:immbbs   字体:【 】  浏览:171次   评论:0

高产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紧凑型品种群体透光性好,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可比平展叶型品种提高1.5左右,因此其群体内部光能分布合理,光合效率较高,一般可比平展叶型品种增产10%~15%以上[3]。
试验示范表明,郑单958、浚单-6月15日,亩播种量2.5kg,密度3300-3500株/亩。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追肥采用分期施肥,即播种后28天(拔节初期)施总肥量的40%,播后45天(大喇叭口期)施总肥量的60%。高产田应在苗期增施P、K肥和专用微肥。苗期注意防治蓟马和蚜虫,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心防治玉米螟虫。

豫单13
豫单13由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著名育种 家石敬之 教授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稀植、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根系发达,茎杆坚韧、抗旱耐涝,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等主要病害,抗倒能力强。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春播120天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0.8%,粗脂肪4.59%,粗淀粉72.02%,赖氨酸0.36%,适口性好。该品种适应于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一般亩产 700kg 左右,高产栽培最高可达 1050kg 的增产潜力。黄淮海地区于6月上旬,麦收后足墒种植,或麦田套种,夏播最佳密度2800株/亩,高水肥地可适当加大密度,实行等行或宽窄行种植。苗期施肥1-2次,注意施提苗肥,重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注意施粒肥。

Tags:高产玉 米栽培 应用 责任编辑:immbbs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米双株定位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购玉米种要注意看标签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