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穗上长“黑瘤”怎么办?
2015-07-26   来源:锦州农批网 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102次   评论:0

玉米生长后期,穗子上长黑瘤子、黑包,一般是由玉米黑粉病或玉米丝黑穗病引起的,统称玉米黑穗病。发病较为普遍的玉米丝黑穗病为真菌系统性病害,其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属,在玉米苗期侵入植株,一般到穗期才表现典型症状。

一、发病原因

1.土壤带菌率高。玉米黑粉病和丝黑穗病是玉米主产区的常见病害,常年病株率在5%左右。由于田间菌源的逐年积累,土壤带菌率较高,直接导致了玉米丝黑穗病的频繁发生。

2.气候条件影响。今年玉米播种期偏旱,不少地块是造墒抢播,从播种到出苗期间地温较低,地温上升慢,拉长了玉米出土和幼苗发育初期这个易感病阶段,而玉米抽穗后雨水偏多,给病原菌创造了更多的侵染机会,导致了玉米丝黑穗病的严重发生。

3.对种子处理不当。播前对可能带菌的玉米种子未拌种或拌种技术不当,是造成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防治方法玉米黑穗病一旦发病,再进行药剂防治已无作用,只能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田间管理,以降低来年的发病率。

1.玉米黑粉病是苗期侵染病害,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播前采用药剂拌种。近年来推广使用“立克秀”、“速保利”等药剂拌种,一方面可以杀灭种子上可能带有的病菌,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土壤中的病菌侵染。

2.对有玉米黑穗病症状的玉米植株连根砍伐,带出田外集中进行深埋或焚烧。严禁进行沤肥或用作牧草,因肥中或牲畜取食后的排泄物中带菌,会造成来年继续感染。

3.对于发病重的地块,建议合理安排非寄主作物轮作倒茬2~3年。

4.发病区应选种抗病品种。

Tags:米穗上 黑瘤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鲜食大豆、玉米分期播种三原则 [下一篇]防治玉米粗缩病三大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