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阿场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2015-07-26   来源:黔东南农批网 新疆博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90次   评论:0

一、发生特点 

阿热勒托海牧场玉米螟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杆桔、根茎雌穗内越冬。5月下旬进入化蛹期,经过6-7天后,6月初开始羽化1-2天后雌玉米螟开始产卵,卵产在叶背中脉两侧,平均每个雌虫产卵400粒左右、每块卵20-50粒不等。初产乳白色后转黄色,3-5天后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3龄后幼虫钻入心叶内为害形成排孔花叶。幼虫5龄,幼虫期17-24天。到7月上旬老熟玉米螟在玉米枯杆中化蛹,15-17天后7月中旬-7月下旬,第二代玉米螟幼虫开始蛀入玉米嫩杆和雌穗内取食为害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秕等 

二、为害症状 

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形成排孔花叶,二代幼虫龄后蛀入茎杆。为害雄穗和雌穗嫩部,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杆蛀孔处易折断。虫蛀后造成雌穗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严重的减产10%-30%。. 

三、预防方法 

(1)、进行预测预报:在州、市测报部门发放预测性息的基础上,及时向各个村(队)转发和宣传。 

(2)农业防治、处理越冬寄主枯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5月下旬以前),在村干部的组织下,逐户将玉米枯杆处理完毕可进行集中碾?R、粉碎做饲料、或堆制肥料等,消灭虫原减轻一代玉米螟危害。 

(3)灯光诱杀:加强应用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增加频振式杀虫灯使用量,每个村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10-15盏,能较好地控制玉米螟、和其它虫害发生。 

(4)生物防治;用BT颗粒剂于玉米心叶期散入、亩用 700克 拌麸皮 1公斤 散入。每次间隔7-10天,需撒两次。 

(5)药剂防治;在大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将其消灭在危害以前。在玉米心叶期,对一代玉米螟幼虫亩用1.2-1.3公斤呋喃丹颗粒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每株撒呋喃丹颗粒剂5-8粒于玉米心内。也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灌心。 
    
    
    
    
    
 

Tags:米螟发 方法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北方低温干旱玉米生产多注意 [下一篇]墨西哥玉米以及栽培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