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纹枯病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2015-07-26   来源:威海农批网 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weiwei   字体:【 】  浏览:104次   评论:0

玉米纹枯病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是水稻和玉米的共同重要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县有偏重发生发展的趋势。该病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植株下部近地表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至叶片和果穗,严重时引起籽粒腐烂,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叶鞘病斑初为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各病斑相连而呈现云纹状并包裹整个茎杆,当湿度高时,病部展出稀疏的白色菌丝体和褐色小菌核。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土壤相对湿度大、气温高、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发病较重。目前已成为我县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 

防治技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法治”的原则。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结合当地实际,不同生态区域,选用适宜高产抗病品种;2、规范化、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水肥条件、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播种节令等因素决定,如:披散型、高杆品种,基本苗不超过3500株/亩;紧凑型、矮杆品种,基本苗在4000株/亩左右;3、科学施肥。玉米的施肥也应根据土壤的结构、肥水条件、需肥规律、种植密度、产量指标等,结合测土配方,合理施用。重施底肥、补施追肥,主攻穗肥、补施粒肥;4、清洁田园,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种前、整地时,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杆,消除次生浸染来源。5、及时进行病叶鞘、叶片摘除处理,结合药剂治疗。一般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摘除病叶鞘、叶片或病株,并将其远离田地。同时用井岗霉素药剂进行喷洒或人工涂敷。加强中耕大培土,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Tags:米纹枯 危害及 责任编辑:weiw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米浸种技术 [下一篇]夏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措施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