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抓紧查治玉米小斑病
2015-07-26   来源:酒泉农批网 河北科技报 作者:七夕   字体:【 】  浏览:277次   评论:0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一般造成减产一至二成,发病严重的损失可达三成以上。今年的高温和连续降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玉米小斑病发生和流行。因此要抓紧查治。

一、症状表现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皆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和果穗也可受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三种类型:(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2)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也属感病病斑型。(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此为抗性病斑。

二、传播流行条件病菌借气流、雨水传播。一般夏玉米2~3叶期即可出现病斑,5~6叶时病斑密集,叶片枯焦,而且病害的潜育期短,生长季节再侵染次数多,危害重,玉米收获后随病残体再行越冬。病菌发生的气候条件关键是温湿度。在具备了一定的菌源和感病品种基础上,病害发生程度决定于温湿度。对于小斑病,如7~8月份的温度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在25℃以上,又遇多雨多露则发病重。另外玉米连作病重,靠近村庄病重,秸秆还田的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大,而且叶斑病发病范围广,发病期集中,所以一旦流行,采用局部小的措施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应侧重大范围的预防为主的措施。

1.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摘除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但必须大面积进行,而且在短期内完成效果明显。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2.中耕划锄。降低土壤湿度,改善田间环境条件。

3.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Tags:查治玉 米小斑 责任编辑:七夕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怎样选购玉米联合收获机 [下一篇]玉米种子蠡玉18号-普通玉米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