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丝的黑穗病
2015-07-26   来源:德阳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83次   评论:0
【分布与为害】玉米丝黑穗病,分布广泛,是我国春播玉米区的重大病害。由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引起。

【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孢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行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防治方法】

1.选用品种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

2.拔除病株发现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彻底拔,并带出田外深埋。

3.农业措施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净肥,秸秆肥要充分堆沤发酵。深翻土壤,加强水肥管理,增强玉米的抗病性。

4.药剂拌种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Tags:米丝的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怎样计算施肥量? [下一篇]晋单39号(玉米)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