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当前须防玉米“烂腰”病
2015-07-26   来源:鹤壁农批网  作者:故乡之血   字体:【 】  浏览:86次   评论:0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玉米烂腰病,是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内越冬,从植株生长点叶鞘处的伤口、气孔侵入为害。发病初期,叶鞘处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块,扩大后,透入内部组织,使茎叶腐烂、缢缩,呈黄褐色或黑褐色,上部倒折枯死,病组织具有恶腥味黄褐色粘液。近期气温高、湿度大,雨后闷热,潮湿为该病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据调查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田多为施氮肥多,生长旺的高密度四块。有些品种抗病能力差,发病较重,一般发病株率为1%~5%,最高达到20%以上,如不抓紧防治,将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应迅速开展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及时拔除病株,剥去染病叶鞘,集中深埋。禁止乱扔和沤肥,以防止菌原扩散。

2.化学防治:每亩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袋和皇嘉天然芸苔素1~2袋,分别加适量水溶化,混合均匀,对水40~50公斤,向玉米喇叭口和叶腋部进行喷雾。 
 
Tags:须防玉 烂腰 责任编辑:故乡之血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原单32号玉米 [下一篇]病虫手册——玉米黄呆蓟马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