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玉米鞭状病的病因及防治
2015-07-26   来源:许昌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100次   评论:0
玉米鞭状病2004~2006年在德惠市就有轻度发生,2007年发生面积很大,严重地块发病株占60~70%,该病给玉米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一、症状

当玉米生长到7~10片叶时,进入拨节期,玉米芯叶开始卷曲,至使心叶发生了变形、卷紧、又尖又硬,由于营养不能正常分配,茎下部长的很粗,俗称“鞭杆子”。

近年来本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延迟性冷害、地温较低、土壤干旱、气温急剧变化,暴冷暴热,特别今年6月份持续性高温干旱、空气干燥,使早生快发品种,大苗受害严重,因为大苗正处于拔节中期,对水肥、空气湿度、温度等环境要求较高,初发芯叶细胞液干物质浓度低,含水量较高、保水力差,细胞失水。植物的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原生质流动停止,酶系统导电性增加,阻碍了体内代谢平衡,使体内积累了一些有毒物质(乙醛、乙醇等有害物质),致使细胞变态,变形、收缩、卷曲坏死,形成硬心。

其次是除草剂引发此病。因为玉米使用除草剂后,消耗了玉米体内大量酶,自然恢复生长又遇到了灾害性气候,抗逆性下降,造成激素物质积累,发病率较高。

此病与品种关系。只能说不同品种抗逆性不同,发病率也不同。不同的玉米品种,感光、感温不同;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温光反应不同,因此与品种发育阶段有关。早生快发品种提前进入拔节期,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如满足不了生长发育要求,发病率会比较高。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深翻土地、疏松土壤,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缓冲能力,促使根系发达,充分利用深层土壤水分。

2.化学防治

该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早发现、早防治。发病初期看到玉米叶片出现皱褶,心叶扭曲、萎缩,立即进行防治,喷施氨基酸类、腐殖酸类液肥,加上脂肪酸类药物,激活细胞,促进酶的活化。

发病后期,病株形成鞭状,叶片变形、硬化,可把病株硬化部分用刀剖开,再用药物处理。此时防治有些偏晚,但部分病株仍可恢复正常。喷药后,植株不会再发此病。
Tags:米鞭状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玉米根倒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玉米高产的配套综合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