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奶牛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2015-07-20   来源:武汉农批网  作者:刘亦菲   字体:【 】  浏览:98次   评论:0
   奶牛魏氏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但一般认为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临床上以病牛突然死亡,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大小奶牛都可能发病,但以犊牛、孕牛和高产牛多发病,死亡率70%~10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为主。

症状

根据临床特征,将奶牛魏氏梭菌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

最急性型 

无任何前驱症状,几分钟或1小时~2小时突然死亡。有的奶牛头天晚上正常,第二天死在牛舍内。病牛死后腹部膨大,舌头脱出口外,口腔流出带有红色泡沫的液体。肛门外翻。

急性型 

体温增高或正常,呼吸迫促,结膜发绀,口鼻流出白色或红色泡沫,全身肌肉震颤,行走不稳,狂叫倒地,四肢划动,最后死亡。

亚急性型 呈阵发性不安。发作时两耳竖立,两眼圆睁,表现出高度精神紧张,以后转为安静,如此周期性反复发作,最终死亡。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除上述症状外,有的发生腹泻,排出多量黑红色、含黏液的恶臭粪便,有时排粪呈喷射状,病畜频频努责,里急后重。

病理变化

剖检以全身实质器官和小肠出血为特征。

心脏肌肉变软,心房及心室外膜有出血斑点。

肺气肿,有出血症状。肝脏呈紫黑色,表面有出血斑点,肠内容物为暗红色黏稠液体。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褐色。

治疗

1.用抗牛魏氏梭菌高免血清或患魏氏梭菌病康复牛血清治疗有效。

2.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和磺胺药对本病治疗有效。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要根据奶牛生长、发育、生产、繁殖等不同阶段的饲养标准提供优质科学的全价配合饲料,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劣质饲料。同时要特别注意精粗饲料搭配,保证提供适量的青干草。可用pH试纸检验牛尿液,当牛尿液pH<8.0时,就要考虑是否精料过多,粗料不够。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可在精料中加入1.5%~2.0%的小苏打粉进行应急调整,同时加喂青干草,直至将尿液pH调整并稳定在8.0~8.2之间。

注意卫生消毒

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消毒药均可杀死本菌繁殖体,但芽孢抵抗力较强,95℃需两个半小时才能杀死。为了有效杀灭魏氏梭菌,奶牛饲养场户要坚持各项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场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粪便,定期进行彻底消毒,场地、用具、设施要经常用火碱、石灰水、漂白粉等消毒处理,病死牛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一律烧毁或深埋,做无害化处理。

进行疫苗接种

发生过本病或饲养环境不太好的奶牛饲养场户,可考虑进行魏氏梭菌疫苗免疫。免疫时间、剂量及方法要参照选用的魏氏梭菌疫苗说明书。 
 
 
Tags:牛魏氏 责任编辑:刘亦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牛舍建设 [下一篇]肉牛好育肥技术要配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刘亦菲 刘亦菲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2 个
性别:保密
liuyf@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