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农户养奶牛有七个误区
2015-07-20   来源:南阳农批网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58次   评论:0
目前,农村养奶牛没形成一定的规模,饲养管理方法不科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重视牛体及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许多农户认为牛的抗病力强,因而不重视卫生及消毒工作,导致奶牛发病死亡的事时有发生,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建议农户应搞好牛体、牛舍及周围环境卫生工作。冬季和春季对牛舍每周应消毒1次,夏季和秋季对牛舍每周消毒2次,对饲料和饮水要讲究卫生,不要喂霉变饲料。

2 急子求成现象严重

调研证明,一些农户在犊牛不足18个月、体重不足250千克就急于配种,造成奶牛难产,继发奶牛生殖道疾病,影响下一胎正常繁殖。为此建议农户,牛犊应达到足月,体重符合配种标准再进行配种。

3 挤奶超量

奶牛泌乳期一般为305天,但因奶牛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情况不同,而导致奶牛泌乳期延长或缩短。据调研,一些养牛户从奶牛产奶一直挤到没奶才停止挤奶,结果造成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受孕,影响泌乳量的提高。建议农户必须在泌乳期内挤奶,使奶牛有足够时间来弥补体内所损失的营养,为下一胎次有较高的产奶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干奶期精料喂量严重减少

奶牛经过怀孕、胚胎发育、产犊、泌乳,对营养的需要均需在干奶期得到恢复和补充,但许多养牛户误认为对不挤奶的牛应采取粗放的饲养管理,每日仅喂很少的精饲料,结果造成奶牛临产前膘情下降,有些牛呈下等膘情,产犊困难,犊牛体质弱,母牛产奶量低下,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建议除干奶后几天和临产前几天适当提高精饲料喂量外,干奶期喂精料量应占母牛体重的0.8%~0.9%为宜。

5 拴养影响运动

许多农户的奶牛不分季节、尤其是冬春季把牛拴系在木桩上,不让牛运动,造成奶牛难产、胎衣不下、发情不明显、体质低下等。为此,建议农户每天给奶牛一定的运动时间,可采用牵牛或赶牛慢步运动的措施,以促进奶牛新陈代谢,增加采食量,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使奶牛保持正常的繁殖能力。

6 不刷拭牛体

调研发现农村许多农户不经常刷拭牛体,这直接影响奶牛皮肤新陈代谢,影响奶牛身体健康,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鲜奶不卫生等。为此,建议农户常给奶牛刷拭牛体,以保证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

7 不喂青贮饲料

当前,除养奶牛示范村部分农户冬春季给奶牛喂青贮饲料外,一般农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模式。经研究证明,青贮玉米在奶牛饲养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试验证明,1头奶牛每天饲喂高品质的全株青贮玉米30千克,能维持日产奶量15千克和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喂青贮料与传统饲养方式相比,奶牛生产周期至少多产1吨以上鲜奶,且乳脂率高。据报道,美国饲养奶牛时喂青贮饲料占50.7%,英国饲养奶牛时喂青贮饲料占65.9%。如果结合喂紫花苜蓿豆科牧草效果更好,效益更高。青贮是舍饲的先决条件,舍饲是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农户应尽快由传统粗放的饲养模式转入先进的青贮舍饲饲养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Tags:农户养 牛有七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饲养初生犊牛 [下一篇]全混日粮技术在规模化奶牛饲养中..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00 小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5 个
性别:保密
wolove@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