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牦牛炭疽病的诊治
2015-07-20   来源:资阳农批网  作者:room   字体:【 】  浏览:80次   评论:0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特征是高热,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及浆膜组织呈出血性浸润和脾脏肿大,2003年6月1日,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发生一起牦牛炭疽病引起牧民皮肤炭疽的重大事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3年6月1日伊克乌兰乡角什科休麻村四社旦某某家一头成牛公牛突然死亡,病因不明。畜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剥皮并准备自家食用,但在剥皮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当时也并没有在意,3d后畜主身感不适,骑摩托车到县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皮肤炭疽,病人在刚察县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天由卫生防疫、兽医部门组成联合防疫队到疫点了解情况,采病料确诊。

2 临床病状 据畜主诉,病牛是突然死亡,生前没有发现异常表现,我们到达现场后又有2头发病,1头死亡,病牛卧地不起,精食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瘤胃轻微膨胀。

3 死尸特征 死尸腹部严重膨胀,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因疑为炭疽,未做尸检,遂割取2只牛耳朵,并采鼻孔和肛门流出的血液,经严密包装后送交实验室诊断。对病死牛的尸体浇上柴油后进行了焚烧,然后挖了一个深约2m的坑,将尸体消毒后掩埋,对尸体周围的草场,进行了全面消毒。

4 实验室检查

4.1 血液涂片镜检 将送检血液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竹节状、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4.2 动物接种及血清学诊断 县卫生防疫站把采集的病料经实验室培养后接种给小白鼠,小白鼠2d后出现死亡。炭疽杆菌沉淀反应结果为阳性。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尸体剖析及微生物学检验,确诊为人畜共患的炭疽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尸体焚烧后就地深埋,对病畜污染过的草场,水源等用消毒灵喷雾消毒。

6.2 对发病的2头牦牛进行了隔离措施,并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注射治疗,3d后治愈。

6.3 紧急预防注射,建立免疫带,对疫点周围的800多头牦牛紧急注射了无毒炭疽芽胞疫苗,迅速建立了免疫带。

7 讨论与小结

7.1 刚察县以前有马匹感染炭疽的病例,但最近几年牦牛炭疽病例增多,另据卫生防疫部门提供的资料,牧民群众患皮肤炭疽的病例也时有发生,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的牦牛肉,这次发现早,并及时消毁了牧民准备食用的死牛肉,没有造成疫病大的扩散和传播,为此,今后要教育牧民群众,严禁剥食突然死亡的牲畜,如发现此类情况要马上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

7.2 炭疽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多呈散发,但危害十分严重,最近几年炭疽疫苗注射的总体密度很高,但个别牧户由于心存侥幸心理和怕麻烦而不注射疫苗,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提高注射密度。
Tags:牛炭疽 责任编辑:room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西结合治疗耕牛流行热 [下一篇]用小方治疗奶牛乳房乳头状瘤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room room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0 个
性别:保密
romm@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