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盐酸异丙嗪促进黄牛反刍的临床应用
2015-07-20   来源:潍坊农批网  作者:抹布妹   字体:【 】  浏览:66次   评论:0
盐酸异丙嗪是一种抗组胺药,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胃、肠、子宫平滑肌的过度收缩。另外,还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增强麻醉药和镇静药的效果,并能降低体温,用于热天远途运输动物。近年来,笔者将其用于黄牛前胃驰缓的辅助治疗,经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总结发现,只要应用得当,对增强瘤胃蠕动,促进反刍确有立杆见影之效。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病因及症状

黄牛原发性的前胃驰缓,往往由于饲养失宜,管理不当,劳役过度;育肥期间添加精料过多,摄入过多的富含组氨酸的饲料,如稻谷、玉米、紫花苜蓿、小麦麸皮、胡麻饼、大豆等;或饲养标准突然改变,食入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或处于应激状态等引起。病畜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迟缓或停止;瘤胃收缩力弱,收缩不完整,蠕动次数减少,严重的瘤胃蠕动停止;触诊瘤胃内容物充满、粘硬或呈粥状,有时虚嚼、磨牙、异嗜。

2 治疗及观察

确诊之后,牛一次按每头250~500mg肌注盐酸异丙嗪,约经20~30分钟后,开始反刍。听诊,瘤胃蠕动音由远及近逐渐增强,持续10多秒钟,形成一次完整的收缩(用药前有时虽有蠕动音,但持续时间短,收缩波不完整),但收缩力仍不及正常状态;瓣胃蠕动音低沉、连续。反刍时每个食团咀嚼20~35次不等,咀嚼稍显无力。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深长,体温无变化或降低0.1~0.3℃。大多数病畜用药后精神萎顿,个别四肢发软,喜卧地,两眼半闭,似半醒半睡状。大约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随后反刍和食欲逐渐恢复,瘤胃收缩力逐渐增强。

3 典型病列

病例1:2003年4月5日,某县沙塘镇新民村李某家1头6岁母牛,膘情中等,偷食馒头大约2kg,致急性瘤胃酸中毒。经用小苏打液洗胃、静注及口服中药“曲麦散”加减治疗3天后,精神明显好转,瘤胃有收缩音,但微弱而不完全,不反刍。注射盐酸异丙嗪300mg,27分钟后出现第1次反刍,且一次收缩时间延长,蠕动波完整。

病例2:2004年5月20日,某县城郊乡邓山村王某饲养的1头4岁牛,性情暴烈,经注射魏氏梭菌苗后,引起不食,来我院就诊。经查:体温38.6℃,心率80次/分,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停止。注射盐酸异丙嗪400mg留院观察,用药大约20分钟后,出现反刍,听诊瘤胃蠕动恢复正常。

4 小 结

4.1 盐酸异丙嗪促进黄牛反刍的适应症,仅局限于对前胃驰缓已进行了前期有效的对症治疗,使病因得以控制和消除,症状得以缓解,但瘤胃蠕动迟缓,仍不反刍者。因疲劳、离群、恐惧、剧烈疼痛、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引起的此类病例,应用盐酸异丙嗪也有促进反刍的作用。

4.2 黄牛摄入大量富含组氨酸的饲料经小肠吸收,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肠细胞中,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大量的组胺;而在蛋白摄入量过多超过瘤胃微生物分解利用的能力时,过量蛋白在瘤胃内环境中发生腐败,产生大量的有毒酰胺和胺,包括组胺,其中一部分经瘤胃壁吸收进入机体。组胺在机体内的聚积,在牛体内主要引起瘤胃麻痹,抑制嗳气,而盐酸异丙嗪能够对抗组胺,恢复瘤胃运动,从而引起反刍。
 
Tags:黄牛反 应用 责任编辑:抹布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牛顽固性阴道脱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抹布妹 抹布妹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29 个
性别:保密
meimei@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