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慎防犊牛大肠杆菌病
2015-07-20   来源:临夏农批网  作者:蝴子   字体:【 】  浏览:71次   评论:0
犊牛大肠杆菌病即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就可以随乳汁或其它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道障碍时,可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等。本病多发于2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

一、发病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和饲养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该类型潜伏期很短,常于发病后1天内死亡。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牛。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症状,粪便蛋白汤样,淡灰白色。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多发生于没有吃到初乳的犊牛。

2.中毒型:也称肠血型,此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不安,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3.肠炎型:也称肠型。体温稍有升高,主要表现为腹泻。最初排出的粪便呈蛋黄色,粥样,有恶臭味,继而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二、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1.抗菌:可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内服,初次剂量为30~50毫克/公斤体重;12小时后剂量减半,连服3~5天;或以10~30毫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2次。

2.补液:补液量应根据脱水程度而确定,原则上是失多少水补多少水。当犊牛有食欲或能自饮时,可用口服液盐(氯化钠1.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温水1000毫升)。不能自吮时,可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发生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液80~100毫升静脉注射。注射时速度宜慢。

3.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调匀,每次灌服5毫升,每天2~3次。也可内服保护剂和吸收剂,如次硝酸铋5~10克、白陶土50~100克、活性炭10~20克等,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附,促进早日康复。还可用复方新诺明,每公斤体重用0.06克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1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疗效较好。

4.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稍有好转后,可停止应用抗菌素,内服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药剂。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复生1~2包,每天2次,或其它乳杆菌制剂,使肠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复其生态平衡,以利于犊牛早日康复。
Tags:慎防犊 牛大肠 责任编辑:蝴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下一篇]优良地方品种牛保种技术初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蝴子 蝴子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596 个
性别:保密
huzi@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