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手术治疗牛肋间皮下嵌闭性疝
2015-07-20   来源:遂宁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90次   评论:0
牛肋间皮下嵌闭疝为牛之罕见病例。究其原因,为牛之犄角尖锐,相互抵斗,有的伤及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有的损伤了内脏器官,故发病。病因大多数明显,惟表现各异,症状不同。本病例系左侧肋间皮下陈旧性破口,分娩努责造成肠嵌闭,这种肠管嵌闭于左侧肋间的病例颇不多见。现将治疗经过报告于后,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马蹄村农户侯某的成年母牛,生牛犊(牛犊死亡)后第三天发现左肋部有一突起,牛起卧不安。

2 临床检查

病牛急剧起卧不安,后肢踢腹,摆尾,行走扭腰,腹痛症状甚剧,鼻镜湿润,口润粘膜发红,体温38.5℃,脉搏72次分,呼吸76次/分,瘤胃、肠及瓣胃蠕动均极弱,心音亢进,节律整齐,呼吸浅表;左侧倒数第2~3肋间坐骨结节水平部位有15cm×10cm突起,突起处皮肤有陈旧瘢痕,触之极敏感,皮下与肋间有似肠管样条索,按之内容物可移动。初步诊断为肋间皮下嵌闭疝。

3 手术实施

(1)麻醉:使用2%二甲苯胺噻唑4ml,肌肉注射;1%盐酸普鲁卡因20ml,皮下浸润麻醉。(2)保定:右侧卧保定。(3)手术:术部常规处理,在术部皮肤上作一纵长10cm切口。切开皮肤即见肠管脱出于皮下,破口位于倒数第3肋间隙,脱出肠管180°扭转,越过倒数第2肋骨并嵌闭于倒数第2肋间隙,肠管瘀血,呈紫红色。整复扭转的肠管,用温生理盐水浸泡瘀血段肠管至颜色有好转为止,当出现蠕动波后还纳肠管至右侧腹腔。分别用连续缝合法闭合破口处腹膜与肋间肌。清理创口及皮下腔体,用结节缝合法缝合皮肤,置以结系绷带。(4)术后处理:病牛术后一般情况尚可,但仍不吃、不反刍。用 50%葡萄糖溶液50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灭菌生理盐水500ml,维生素C,1g,一次静脉输入;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200万IU,一次肌肉注射。第二天出现反刍和食欲,病情好转。为预防感染,抗菌素连用3天,全身情况良好。随后痊愈出院。

4 讨论与体会

此种病例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反刍兽特别是牛的瘤胃体积很大,几乎占腹腔容积的3/4,腹腔左半部在瘤胃盲囊的后端只有一小部分的肠管。本病例陈旧性疝孔的部位恰在瘤胃所占据的重要部位之处,而且就是在肋骨之后的腹斜部亦为瘤胃所占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造成肠管脱出于左侧肋间皮下破口的,只有在强力的腹压情况下,才有可能将位于右侧或瘤胃盲囊后端的肠管推挤脱出于左侧肋间破口的皮下。本病例的发生与分娩时的强力努责,腹压增大有关,但当时并未造成肠嵌闭,所以不表现剧烈腹痛,而后由于起卧,使肠管扭转造成嵌闭的发生。在处理结缔组织的陈旧性增生时,就此闭合,对愈合是不利的,应该破坏陈旧疝环,使其创缘呈新鲜创再行缝合,以利第一期愈合。另外,不失时机的早期诊断,并对此类病例实行手术救治很重要。
 
Tags:牛肋间 皮下嵌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下一篇]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77个理由 77个理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7 个
性别:保密
77liyo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