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方法
2015-07-20   来源:乐山农批网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培养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发现,可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的速度相当的快。

(一) 其典型症状为:菌丝体长满袋或采收一茬木耳后,在菌袋表面局部出现褐色斑块,斑块较硬,呈胶质状,并逐渐扩展,使整个菌袋变成褐色。产耳量减少,随后不再出耳。后期在褐色斑块上还会出现青霉或木霉等杂菌,其危害极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二) 发生原因:(1)该病杂菌生长在土壤、木屑、棉籽壳以及昆虫身上。在培养菌袋时,当菌丝体生长到菌袋肩部时,袋间温度若高于25`C以上培养发菌,极易出现此病症。而且这种病的分生孢子能耐较高的温度,在100`C也不会被杀死。(2)光线也是毛木耳出现牛皮包的原因之一。光线对木耳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若培养菌袋期间光线过强,菌丝体会出现胶质化,即菌丝体变成胶质状的黑色斑点而无菌丝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斑点变多变大,长褐斑的部位再不能长出木耳子实体,随后会在褐斑上长出木霉等杂菌,使整个菌袋全被感染。

(三) 防治方法:(1)耳房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以清除耳房内的病原菌,具体方法是:先用1:30倍的金星消毒液对耳房内的所有空间及菇架等全面喷洒消毒后封闭,次日再用1:800倍的疣霉净药液补喷一次可有效清除耳房内的病菌。(注:补充喷洒疣霉净药液的目的是针对某些对金星消毒液有抗性的病原真菌孢子,达到彻底消灭的目的)(2)培养料含水量不宜过高,以60%-65%为宜。(3)菌袋培养发菌期间,要适当降低培养温度。当菌丝体长到4-5厘米时,将温度控制22-25`C左右,不能高于27`C以上,生产菌袋不宜过早,菌丝体长满菌袋后,要及时进行出耳,也可有效控制此病发生。(4)保持耳房环境通风良好,干燥,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并要做好遮光管理(可用遮阳网或草帘遮光)避免强光照射。因为耳房内光照如果太强,也会造成牛皮包和菌丝胶质化。(5)种植木耳老区的朋友,要随时观察菌袋木耳情况,发现牛皮包杂菌初期出现时,可用1:500倍的疣霉净或1:50倍的杂菌流耳绝AB混合液注射菌袋感染部位,注射器针头插进菌袋中心部位以每次3-15毫升为宜,可有效控制病菌的蔓延,注射后的菌袋立即上架,3-5天后牛皮包停止扩散并且死亡,对于菌袋污染面积超过1/3以上时,建议种植户应将病变的菌袋轻拿轻放,远离耳房深埋或焚烧处理,切勿乱扔,以免其病原孢子飞散而感染更多菌袋。

(四) 注意事项:(1)注射药液后的菌袋禁止集中堆放或病袋与好菌袋混放,否则会导致病菌交叉感染使好菌袋病变(2)未长菌丝的菌袋发现牛皮包,建议翻包处理,如果不做翻包处理,注射后严禁多层堆放(3)注射药液一星期后,若发现有个别菌袋牛皮包杂菌继续扩散,需再补注一次药液(4)其他不明事情欢迎致电0722-3318839咨询,有专家免费为你解答疑难。

 
Tags:木耳 牛皮包 方法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泌乳奶牛饲养三大法则 [下一篇]奶牛分娩护理以及挤奶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尤娜1314 尤娜1314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43 个
性别:保密
youn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较小或体弱的小牛应继续饲喂牛奶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但不要用带花色的箭舌豌豆喂奶牛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优质肉牛品种――墨瑞灰牛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