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肉牛规模化养殖及配套体系探讨
2015-07-20   来源:海西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65次   评论:0
1 发展概况 

2005 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689 万吨、 375 万吨和 108 万吨,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 600 万吨、 300 万吨和 50 万吨的目标任务;比“九五”末分别增长 33.3% 、 39% 和 5.5 倍;肉、蛋、奶产量年均增长 5.9% 、 6.8% 和 45.2% ;肉类占全国生产总量的 8.8% ,居第二位;蛋类占全国生产总量的 13% ,居第三位;牛奶产量由全国第十六位跃升为第七位。 

全省积极开展“抓小区,带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创新养殖小区建设与发展新机制,使畜禽养殖由散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养殖方式转变。全省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 39650 个,养殖小区达到 3295 个,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 48% 、 64% 、 94% 、 69% ,初步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的转变。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和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优势产业带、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六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区域已初步形成。 

全省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560 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11 家,省级龙头企业 38 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 390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160% ;乳制品加工能力达到 145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437% 。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 1650 个,参与农户 30 多万户,提高了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畜产品品牌达到 2000 多个,优质畜产品比重提高到 60% 以上。 

全省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 1 亿头、 2136 万头、 8154 万只、 12.94 亿只,分别比“九五”未增长 29.7% 、 11.4% 、 39.0% 、 51.9% 。牛羊禽肉比重由 2000 年的 32.8% 提高到 34.5% 。奶业已成为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全省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 31 万头、 104 万吨和 10.5kg ,比 2000 年分别增长 3.6 倍、 5.5 倍和 5.2 倍。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奶业发展迅猛。 

14 个省辖市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正在建设。畜牧业信息网络初具雏形,省、市、县三级网络已经开通,并开发了自动办公系统。畜牧业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出台了《河南省畜牧业条例》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制定和推广了 4000 个各类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2005 年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 648 元,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率达 45% 。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 306.8 元,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比 2000 年增加 5 个百分点。畜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兽药(添加剂)、食品、制革、毛纺、畜牧机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了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畜牧业的发展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稳定社会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肉牛良种覆盖率低。 

2.2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2.3 饲养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 

2.4 肉牛产品开发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育肥出栏牛的流通渠道狭窄,大多由个体屠宰户收购屠宰上市或流入外地市场,产品加工滞后明显制约着肉牛生产的发展。缺乏上连市场,下连农户,龙头伸向国内外市场,龙尾摆向千家万户,具有强大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肉牛产品流通仍是以单一的原料输出为主,处于卖资源状态。因此,培育肉牛产品龙头企业,向深加工、系列化、多级开发、综合利用发展,是今后肉牛生产中的重点工作。 

3 发展趋势 

3.1 由农户分散饲养向规模生产转变。 

3.2 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3 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 

3.4 由副业型向主导产业型转变。 

4 发展模式 

以千家万户散养繁殖母牛为基础,以规模化肉牛育肥场为主体的“公司 + 农户”饲养模式。农户完成母牛、犊牛、架子牛生产阶段,育肥牛场完成架子牛育肥阶段,规范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引进肉牛良种,坚持肉用杂交改良,开发黄牛资源;推广先进技术,坚持科学利用,开发秸秆资源;加强饲养技术研究,规范饲养规程,开发肉牛生产潜力;研究疫病发生原因、规律与特点,完善疫病防治制度,开发疫病防治新技术;加强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创造适宜环境,提高牛群生产性能。实现生产阶段程序化,饲养品种良种化,饲料配制全价化,饲养管理规范化,疾病防治制度化,环境调控科学化。  
 
Tags:牛规模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护理高烧病牛“六多” [下一篇]肉用成年母牛饲养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77个理由 77个理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7 个
性别:保密
77liyo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牛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犊牛出生后巧护理
· 农户初养奶牛应注意
· 奶牛五不喂
· 养奶牛须防红眼病
· 四川种什么品种的牧草最壮牛?
· 瘦弱耕牛冬季喂养要点
· 提高母牛受胎率新法
· 螨净喷洒牛体中毒的诊治

最新文章

· 性成熟后的未孕母牛每隔18~23天出现一次发情
· 稍抬高牛头
· 北方地区以放牧为主的黄牛发情往往呈现有冬春淡..
· 使牛头稍仰
· 二、搞好母牛繁殖母牛的繁殖年龄一般在12~13岁
· 二、糊剂投药法病牛在单柱或六柱栏内保定
· 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夏洛来、利木赞
· 高举漏斗超过牛头部将药液灌人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