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中西医结合防治羔羊腹泻
2015-07-21   来源:定西农批网  作者:桃桃   字体:【 】  浏览:80次   评论:0
临床上羔羊腹泻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舍饲小尾寒羊羔,抗病率低,一旦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反复发作,易引起死亡,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好,且疗程短,不易复发。现介绍如下,供养殖朋友参考。

发病机理

羔羊腹泻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外感湿热,饲喂腐败霉变饲料和青贮草料,以致脾失运化,郁而生热,湿热郁结肠内,气血相搏,损伤肠道经络,化为脓血,下注成泻。现代医学认为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因素侵入肠道,直接刺激胃肠黏膜的感受器,扰乱胃肠正常分泌、运动和吸收的生理机能,从而导致腹泻。

临床症状

羔羊病初精神沉郁,垂头弓背,不吃奶,随即腹泻,有的呈粥状,有的呈水样,颜色有绿、黄绿、灰白等,并有恶臭味,体温升高到39.5℃,排粪呈里急后重,后期肛门失禁,努责,腹痛,尿短赤,摇尾不定。病程长者,食欲减少或废绝,眼窝下陷,被毛粗乱,身体震颤,哀叫,心跳加快,脉象虚弱,衰竭而死亡。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程稍长,因脱水死亡;应激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粪便色泽常与草料颜色相近,灰白色或黄褐色,带有未消化饲料;粪便呈黑褐色或带血多为魏氏梭菌,感染者多约1天~2天内死亡,有时无明显症状而死亡;病毒性腹泻,多为水样腹泻,感染迅速,死亡率高。

治疗

中药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涩肠止泻为原则。止痢散(药方:白头翁、滑石、黄芩、黄柏、车前子、郁金、栀子、木香、苍术、诃子、丹参)温后灌服,用量每千克体重1克~2克,每天1剂,连用3天。

西药 生理盐水250毫升,10%安钠咖0.5克,VC1.0克,10%葡萄糖250毫升,静脉输液。同时肌注重症110(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甲氧苄啶、烟酰胺)每千克0.2毫升,每天1次。

小结

病羔是传播源,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羔羊腹泻是病羔的胃肠受纳运化之腑,宜寒湿适当,通降正常,饲养失宜,管理不善,贪食过多,误饮冷水过量或外感风寒,湿热毒邪郁结肠道易致腹泻、腹痛为特征的疾病。

方中白头翁、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泻;郁金、栀子清热燥湿,凉血祛瘀、止痛;车前子、滑石利水通淋,止泻;诃子清热解毒,破积祛瘀,收敛固脱;木香、苍术理气;丹参活血化瘀。配合西药抗菌消炎,补液强心,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诸药相伍,疗效甚佳。

初生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因此,对于生产母羊和羔羊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羔羊的腹泻。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羊膘情,使之产羔壮实,增强抗病力。

搞好羊舍卫生,定期用消毒液喷洒羊舍及周围环境。保持羊舍干燥、温暖,做好接羔工作,保证适时哺乳。

精心护理,在搞好保温和哺乳的基础上,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口服郁金散(成分:郁金、诃子、黄芩、大黄、黄连等8味及土霉素、乙胺嘧啶)预防,每天一次,每次0.15克~0.2克,连服3天。 

 
 
Tags:羊腹泻 责任编辑:桃桃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尾寒羊常见病的防治 [下一篇]关于羊小叶性肺炎的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桃桃 桃桃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8 个
性别:保密
taotao@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羊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波尔种公羊性欲低下产无精死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羊肛门再造术一例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羊栖菜浮筏栽培技术初步探讨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当年羔羊维生素B1和硒缺乏防治的探讨

最新文章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绒山羊喂青贮玉米秸效果好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氨化饲草喂羊防余氨中毒
· 关于羊心水病的防治措施
· 小尾寒羊种公羊配种期饲料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