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一例小尾寒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2015-07-21   来源:白银农批网  作者:weiwei   字体:【 】  浏览:58次   评论:0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山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常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其特征主要是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 

一、发病情况 

2005年11月底,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某羊场饲养小尾寒羊256只,其中成羊161只,羔羊95只。先后发生泌乳母羊、羔羊等以败血症、下颌淋巴结肿胀、胆囊肿大、眼结膜炎、乳房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37只,死亡23只。 

二、临床症状 

病羊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之后流脓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并混有泡沫,呼吸急促而困难,咽喉、舌肿胀;粪便松软,带粘液或血液;怀孕母羊流产;有的病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最急性的病程在一天以内,急性病程一般情况下2~3天死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取病死羊肝、肾、肺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呈双球形并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间或有4~6个短链,偶见个别单球菌。周围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将病料无菌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可见有露滴状细小、灰白色、有光泽、透明湿润、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型溶血区,将培养物再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部分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马丁肉汤24小时的培养物1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于家兔,多于24~28小时死亡,可在其心血和各脏器中分离出细菌。 

四、类症鉴别 

巴氏杆菌病。临诊和剖检症状极相似,作细菌学检查才能区别。 

肠毒血症。尸体腐败较慢,皮下很少有带血的胶样浸润。肾脏软化,大肠出血严重。 

炭疽。病程急速,夏季多发。多无唇、舌、面颊、眼睑及乳房处的肿胀,也少见有各脏器尤其肺表面有粘稠拔丝状纤维素的覆盖。 

绵羊快疫。病程很快,看不出特殊症状。死后尸体很快腐败,臌胀严重,四肢开张,肛门哆开,皮下有带血的胶样浸润,胸腔内积有多量的淡红色浑浊液,消化道内产生大量气体,第四胃与肠道有出血性炎症。肝与心脏如煮熟样,肝表面触片镜检有长丝状或长链状杆菌。 

五、防治措施 

1.发病后,对病羊和可疑羊分别隔离治疗,场地、器具等用10%的石灰乳或3%的来苏儿严格消毒,羊粪及污物等堆积发酵,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 

2.每只病羊用青霉素30~60万国际单位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或肌注10毫升10%的磺胺噻唑,每日1次,连用3天。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克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 

3.高热者每只用30%安乃近3毫升肌肉注射,病情严重食欲废绝的给予强心补液,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安钠咖5毫升,维生素c5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天。 

4.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抓膘、保膘及保暖防风、防冻、防拥挤。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做好羊圈及场地、用具的消毒工作。入冬前应用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进行预防注射。羊只不分大小,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3月龄内羔羊14~21天后再免疫注射1次。在流行地区给每只健康羊注射抗羊链球菌血清或青霉素等抗生素有一定的效果。  
 
Tags:羊链球 责任编辑:weiw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整村推进养殖项目小尾寒羊调运须.. [下一篇]提高波尔山羊杂交一代成活率的有..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weiwei weiw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1 个
性别:保密
weiwei@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羊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波尔种公羊性欲低下产无精死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羊肛门再造术一例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羊栖菜浮筏栽培技术初步探讨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当年羔羊维生素B1和硒缺乏防治的探讨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

最新文章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绒山羊喂青贮玉米秸效果好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氨化饲草喂羊防余氨中毒
· 关于羊心水病的防治措施
· 小尾寒羊种公羊配种期饲料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