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技术
2015-07-21   来源:西双版纳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65次   评论:0
   羊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反刍兽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专家解病。⑴病原:矛形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透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到内部器官;表面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毫米,宽1.5-2.5毫米。腹吸盘大于口吸盘。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卵壳厚,两侧稍不对称;虫卵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卵内含毛蚴。中华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透明,腹吸盘前方体部呈羊锥样,其后两侧较宽似肩样突起;体长3.5-9毫米,宽2.6- 3毫米。

⑵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在我国尤以西北各省和内蒙古较为严重。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第1、第2中间宿主蜗牛和蚂蚁可全年活动,因此,动物几乎全年都可感染,而在寒冷干燥的北方,中间宿主要冬眠,动物感染明显具有季节性,一般是夏秋季节感染,而多在冬季发病。动物随年龄的增加,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也逐渐增加,感染的虫体数量可达数千条,甚至上万条。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仍然具有感染性。

⑶症状:病羊的症状可因感染强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度感染的病羊常不显临床症状。严重感染的病羊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黏膜苍白黄染,颌下水肿,腹胀,下痢,行动迟缓,渐进性消瘦,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有些病羊常继发肝源性感光过敏症,其表现多在阳光明媚的上午(10-11时)放牧时,羊耳和头面部突然发生急性肿胀(水肿),影响采食视物,全身症状恶化,常可引起死亡;不死者肿胀很难消退,往往形成大面积破溃、渗出、结痂或继发细菌等。

⑷剖检病变:胆管出现卡他性炎症变化和胆管壁肥厚;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发生硬变、肿大,肝表面形成瘢痕,胆管扩张。

⑸诊断:粪便检查时根据虫卵的形态和特征进行诊断;死后剖检时,可将肝脏撕碎,用连续洗涤法检查虫体。

专家治病。①预防: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对粪便堆肥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

②治疗:a、海涛林按每千克体重40-50毫克,配成2%悬浮液经口灌服。b、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口服。c、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口服。d、噻苯唑按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口服。e、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65-80毫克口服。
 
Tags:羊双腔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濒死羔羊救治 [下一篇]如何提高舍饲肉羊的效益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羊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波尔种公羊性欲低下产无精死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羊肛门再造术一例
· 羊栖菜浮筏栽培技术初步探讨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当年羔羊维生素B1和硒缺乏防治的探讨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

最新文章

· 羊蹄叶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 绒山羊喂青贮玉米秸效果好
· 羊腰麻痹病不是风湿病
· 氨化饲草喂羊防余氨中毒
· 关于羊心水病的防治措施
· 小尾寒羊种公羊配种期饲料
· 羊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 山羊日粮配合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