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IT工程师搞养殖 捐资助学
评论(0) 字号:【大 中 小】
吴颖饲养竹狸信心十足。(记者张俊其) 海口网8月30日消息(记者黄敏)“我要资助这名大学生4年。”在28日上午举行的2011年第二届三龙奖学金助学金颁发大会上,来自龙泉镇的吴颖与其他人一次性捐助不同,他以直接对接的方式,要连续4年资助今年考上大学的陈秋婷,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扶了扶眼镜,笑笑说,现在自己的能力有限,以后如果发展得好,还要越捐越多。 而他,说起来是一位“不务正业”的IT工程师。 受乡亲资助才读完大学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吴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今年元旦,他来到了龙桥镇博片村,与朋友合伙在一片树林里建起了一个竹狸养殖基地,“不务正业”地干起了海南没人做过的竹狸养殖。自己吃住在这不说,还从自己并不宽裕的腰包里挤出钱来资助家乡的贫困学生。 吴颖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时,家里也没钱给他上,都是村里的乡亲你300元,他500元地凑起来,帮助他读完了4年大学。如今他工作了,就一直想着如何帮助乡亲们解决就业、扩大收入。他还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生上学成才,将来回来建设家乡。 敲键盘的手养起了竹狸 做什么才可以与村民一起致富呢?吴颖将目光投向农业,他利用网络找可以在家乡发展的农业项目。 他在电视上看到关于竹狸的养殖致富的报道,立即上网搜索,越了解越兴奋,“当时看到海南还没有人做,就想试一试了。”吴颖激动地说,他在网上搜资料、学技术,将竹狸养殖行业的头尾“摸了个遍”。 在吴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的养殖基地,只见干净的养殖房里,近400只竹狸在瓷砖砌成的“窝”里或休息,或啃竹子、嬉戏。他告诉记者,竹狸主要产地在广西,爱吃竹子、木薯杆、皇竹草等,都是附近比较容易找到的植物,养殖成本并不高,但其经济效益却不低。 吴颖算了笔账:一对种苗800元,饲养9个月后可长到三四斤,出售到餐厅的价格可达120元一斤,每只收益可达200元。 计划免费培训养狸户 竹狸繁殖快、技术要求不高,因此非常适合村民养殖,吴颖介绍说,只要家里有一两个人就可以照顾得过来,村民的堂前屋后、树荫下都可以养。他今年元旦从广西引进竹狸进行养殖,当时只有188只,如今就发展到了400只,2012年春节前可达700多只,这也是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竹狸养殖基地。 他计划养到1000只时,就向村民出售种苗,并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领乡亲致富。至于养殖技术,他决定邀请村民来到他的基地培训、工作半个月,免费学习还包食宿,让村民学会后再出售种苗。 “键盘手”优先考虑家乡人 听说了此事后,许多村民都来询问何时能卖苗,甚至有来自琼海、陵水的商家也来咨询,对此,吴颖说,要优先考虑本地的乡亲。 目前,吴颖还试养了十几只黑豚(学名荷兰猪),不仅肉质鲜美,也可以当宠物,更可以利用其粪便养蚯蚓、种草,发展循环经济。“我就是想让大伙一起来赚钱。”吴颖的想法既简单又朴实,这个“键盘手”期盼在养殖业里也能成“一把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