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土鳖虫打下欠条 收土鳖虫时老板失踪农民变被告
评论(0) 字号:【大 中 小】 导读:听说养殖土鳖虫能挣钱,2005年,牟平区大窑镇西山北头村的几户村民养起了这种小虫子。没料到,土鳖虫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财富,反而让他们成了被告。 水母网讯 去年底,牟平区大窑镇西山北头村土鳖虫养殖户曲传湖接到法院传票的时候,正为养土鳖虫的事上着火呢。他告诉记者,他连棚带苗投进去一万块钱,本指望赚点钱,可是没人来收,土鳖虫种子也全死光了。 在牟平区大窑镇西山北头村,像曲传湖这样的村民还有好几户。 为养土鳖虫打下欠条 土鳖虫俗称土鳖虫,是一种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2005年,专搞养殖的贺某来到大窑镇西山北头村,向村民推销土鳖虫种子。 当时贺某说:“全国养这个东西的多了,但没有集中在一个大棚里养殖的。都是在家里、盆里养,没有像我这样大规模的,我想建成全国最大的规模。”“这是我的原种,你们扩养第三年开始出售,咱们三个大棚一块儿往外卖,不就赚钱了吗?”听到这话,六七户村民动心了,他们都买了好几千元的土鳖虫种,准备大干一场。 由于怕不保险,村民们只给了贺某1000元的首付款,余款打了欠条。大家口头约定,三年之内由贺某收购他们的土鳖虫。贺某说:“可以签三到五年的合同,这期间土鳖虫成虫必须卖给我,死的、活的、干的都得给我。” 村民相信贺某,是因为他在村里租种了一块土地,而这块土地一租就是八年。村民曲传湖告诉记者:“他租了八年地,三到五年之内最起码我能赚钱,我要是不干了,我把棚拆了就行了。”记者日前采访了当年出租土地给贺某的村民曲振友。他证实,贺某从他手中租了十亩地,在上面建了两个养土鳖虫的大棚,并签了八年的租地合同。 收土鳖虫时老板失踪 尽管如此,贺某并没有跟村民签订收购合同,但看到贺某养殖土鳖虫干得热火朝天,村民们也喜滋滋地跟着养了起来,可谁知半年后,事情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六个月后,大一点的成虫出土了。眼看着收获的时节到了,村民们准备出售第一批成虫还上欠贺某的款时,可是却找不到贺某了,打他电话也关机了。着急上火的村民赶到他家去找,可他老婆开门一看是村民,赶紧就关了门。西山北头村的村民到处找他,但一直没有找到。 此后两年,贺某再也没有露面,但村民们认为也许贺某有什么事,但他总会回来收土鳖虫的,所以一个也没卖。由于没有追加资金投入,又缺乏技术指导,这批土鳖虫跑的跑、死的死。曲传湖告诉记者:“我们一年赔了八千,两年多少钱?又是饲料,又是人工,操多少心,上多少火!为这事媳妇还净跟我吵架。” 这时,贺某原本在村里租的地也不租了,把门也锁死了。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去年底前,他们竟收到牟平区法院寄来的传票,说是贺某把他们都告了,说村民没有交土鳖虫种钱,人家手里有欠条呢。村民们一下子懵了。 欠条让农民成被告 尽管感觉自己占理,但是,农民们手头没有一份合同可以证明这一点,而自己打的欠条却在人家手里捏着。记者通过多方联系也没能见到贺某,最后只得采访了他的律师。律师认为,这个案子只能算一个欠款纠纷案。这个虫子饲养长大,应该成虫了,卖了也可以还些款。总不能欠了人家的款不还吧。 当记者问及贺某曾承诺过负责回收的事,律师答复:“我作为他的代理人,只讲法律事实,你刚才讲的这个,在我的代理上我不探讨这个问题,我也不作评价。贺某当时做的这个答复,只是对咨询者的答复,我觉得构不成一种口头协议或者承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光西山北头村,周围好多村庄的村民也有类似的遭遇。 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西山北头村的村民们也请来了律师,并将答辩书送往牟平区人民法院,准备应对贺某的起诉。(记者曙笑华 张兵摄影报道) 名字解释: 土鳖虫,别名地鳖虫、地乌龟、簸箕虫、土鳖等。现代中医药典称“土鳖虫”,性寒,有微毒。具有化淤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主治关节炎、腰腿跌打损伤、闭经等症。现代医学证明对白血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疗效。与土鳖虫配全的中成药达到20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