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冬季肉鸡饲养管理五项措施
2017-06-05   来源:南阳农批网  作者:我村我最帅   字体:【 】  浏览:103次   评论:0

冬季肉鸡饲养管理五项措施

冬天是肉鸡饲养最难的季节,因为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由于饲养密度大,过于封闭保温,导致舍内CO2过多,新鲜空气缺少,使鸡舍内的气候环境很差,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病、腹水症等。因此冬季饲养肉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降低饲养密度:在密闭的鸡舍内,由于鸡群的呼吸致使舍内O2含量下降,CO2增高。在采取取暖措施的鸡舍内,湿度大,温度高,鸡体免疫力下降,患病率增加。由于饲养密集,病原通过空气传染的机会增大,鸡患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禽霍乱等病的机会就会增加。若降低饲养密度,鸡只减少,需氧量减少,呼出的CO2减少,使空气的污染指数降低,从而减少发病率。

2、加强鸡舍通风:饲养员进入鸡舍感到刺鼻、刺眼或有轻度呼吸困难时,必须升高舍温,并缓慢通风,避免通风量过大,导致鸡舍温度局部或整个鸡舍降温太快;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鸡体,防止鸡患感冒。外界大气温度太低时,鸡舍通风可通过一个温暖的空房间预温后,再通入鸡舍或者将加热的空气通过风管或长布袋通向鸡舍。一般情况下,应在晴天、无风的上午10:00—下午3:00开窗换气,这样通风不易使温度下降太大,又有利于节约燃料。但任何时候,有刺鼻、刺眼气体或呼吸感到困难时就必须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鸡疾病的发生。

3、控制鸡舍温度:温度是肉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与肉鸡的体温调节、活动、采食、饮水、饲料的消化吸收、抗病能力等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不同,正常情况下,育雏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气温变化可下降2—3℃,直至18—21℃为止。育雏时一定要掌握好温度标准,不可过高过低;要均衡平稳,生长前期高后期低,逐渐降低,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太大。供温控制的基本原则前期比后期高,夜间比白天稍高,弱雏比强雏要高,大风降温、雨雪天比正常晴天高,冬春育雏比夏秋育雏要高,免疫前后及鸡雏有病期间比平常要高等等。

4. 控制鸡舍湿度:肉鸡舍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舍内湿度太低,肉鸡表现呆滞、羽毛凌乱、皮肤干燥、喙和爪色泽暗淡,且易造成鸡体脱水,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如果舍内湿度过高,会使鸡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鸡更加寒冷,生产中可采取在热源上坐水盆,增加湿度,也可用加湿器加湿;采取加强通风和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在33度干表温度下,湿表温度应为28-29度,即干湿表温度差4-5度,这样可保证鸡舍65%-70%的相对湿度。

5、做好卫生消毒:鸡舍内要每天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防止粪尿在舍内储存过久产生大量NH3,造成氨中毒。肉鸡出栏后要对鸡舍彻底消毒,进鸡前空舍10天。鸡舍周围环境每周消毒1次,舍内每周1-2次带鸡喷雾消毒,定期对料槽饮水器等用具消毒。

总之,合理安排鸡的日常生活,加强饲养管理,坚决不使用霉变饲料,提高鸡体的抵抗力;在保证鸡舍温度的同时,利用阳光充足的时间适当通风,增加舍内新鲜空气;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减小饲养密度,对保证鸡体健康大有好处。

( 来源:河北省巨鹿县农业局 )

Tags:季肉鸡 管理五 项措施 责任编辑:我村我最帅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周末定终生”:第一周末的体重.. [下一篇]2.饲养设备的运转状况能否满足为..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我村我最帅 我村我最帅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1 个
性别:保密
ancun@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肉鸡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商品肉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
· 4.科学饲喂由于AA肉鸡具有采食量大、采食快的特点
· 6.扩群抓鸡在AA肉鸡的不同生理阶段扩群时
· 肉鸡使用氨基酸饲料的好处
· 调整饲料营养 减少肉鸡腿病
· 为强化肉鸡的健康养殖和保障肉鸡产业的正确发展
· 肉鸡厚垫料平养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 如皋市盈丰肉鸡养殖场饲养“安全”肉鸡有秘诀

最新文章

· 为强化肉鸡的健康养殖和保障肉鸡产业的正确发展
· 如皋市盈丰肉鸡养殖场饲养“安全”肉鸡有秘诀
· 垫料的质量对肉鸡的生长和胸、腿部发育十分重要
· 调整饲料营养 减少肉鸡腿病
· 肉鸡厚垫料平养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 肉鸡使用氨基酸饲料的好处
· 商品肉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
· 春夏转季应及时调整肉鸡饲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