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养鸟或染“鹦鹉热” 专家提醒防控人畜共患病
2017-07-08   来源:南昌农批网  作者:灵道大人   字体:【 】  浏览:97次   评论:0

养鸟或染“鹦鹉热” 专家提醒防控人畜共患病

评论(0) 字号:【大 中 小】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了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健康小窍门,助您更好、更科学地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一条家犬误吃了疫鼠,引起了这次青海人患鼠疫。目前动物与人杂居的现象十分严重,人畜共患病也越来越多,宠物饲养者一定要按时给宠物进行预防性免疫,并且遵循社会公德文明管好宠物。

北京被猫狗鼠抓咬拨打12320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死亡率100%。多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狼、猫、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仅从外表是不容易发现哪些猫狗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即使是打了狂犬疫苗的猫狗等宠物,也不能说可以百分之百地预防。最近北京市发生的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就是被流浪犬咬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而造成了悲剧。

目前,北京市有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80家,均有市卫生局颁发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标志,24小时提供接诊服务。北京市民一旦被伤,必须立即治疗,拨打12320,即可获得任意一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的地点和联系电话。

养鸟可能养出“鹦鹉热”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由鸟类传播的一种肺炎,主要见于鹦鹉类的鸟(鹦鹉、相思鸟),其次是家禽、鸽子和金丝雀,偶尔见于白鹭和海鸟。

人类鹦鹉热(鸟疫)通常是由于吸入染病鸟类羽毛或粪便的尘埃、或被染病鸟类咬伤所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能与毒性很强的毒株有关。它的症状和体征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在1-3周潜伏期之后,隐袭或突然发病,出现发热,寒战,周身不适合厌食;第二周,可出现肺炎及明显的突变伴继发化脓性肺感染。病死率可达30%。

家庭一定要避免与病鸽等鸟类的羽毛尘埃及鸽笼内的东西接触。一定要注意通风,而且不要同居一室,特别不要在家中有婴幼儿的时候饲养。

警惕“养鱼人肉芽肿”

饲养热带鱼和海鲜的人越来越多,受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多。“养鱼人肉芽肿”就是一种,它是由海鱼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清洗鱼缸鱼池的一类饲养者临床表现为受感染肢体或皮下的斑块结节,有时破溃,皮损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沿淋巴管分布,病变呈慢性经过。如不治疗,则进一步沿淋巴管播散形成全身性感染。

生吃海味水产险象环生

现在许多人把鱼虾拿来生吃,如用酒将活虾浸泡后趁着活蹦乱跳“生吃”。鱼虾蟹里会有寄生虫,如果没有处理干净,就很有可能有寄生虫的残留。寄生虫可以导致人类皮肤的损害、耳鼻咽喉科的疾患、眼科的疾患、乳房部位的侵害、骨科疾患、引起外科急腹症,还会侵害肺部、肝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杨军)

Tags: 责任编辑:灵道大人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难道雌鹦鹉是因雄鹦鹉的死而抑郁.. [下一篇]雌鹦鹉也没了动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灵道大人 灵道大人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2 个
性别:保密
lingdao@163.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鹦鹉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多给鹦鹉一些注意力且也能常常放他们出来玩
· 养鸟可能养出“鹦鹉热”“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
· 给你的鹦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并调整这些外在环境..
· 被大型鹦鹉咬过的人应该可以了解鸟咬人的可怕
· 鹦鹉在肢体语言的表现就是一种了解他们行为的线索
· 拉萨:生活好了 养鸟成时尚
· 鹦鹉的喙也是属于角质的一种
· 包括逃跑、尖叫、拍动他们的翅膀、发出嘶嘶的叫..

最新文章

· 多给鹦鹉一些注意力且也能常常放他们出来玩
· 八哥鸟的优劣鉴别方法
· 给你的鹦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并调整这些外在环境..
· 血鹦鹉饲养秘技
· 你的鸟也可能会为了你的安全对陌生人新来的鹦鹉..
· 即墨上万鹦鹉死于腹泻 疑遭不明病毒感染
· 包括逃跑、尖叫、拍动他们的翅膀、发出嘶嘶的叫..
· 老城区一居民院里 受伤鹦鹉牵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