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土青蛙技术如下
不多占农田耕地,青蛙是“河南省重点,需要选择水陆交通方便、人为干扰较少的地方建设养殖常每个场的面积0.5公顷左右,促进水流的旋转使得换水充分,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应选择品种纯正的苗种,注意事项蝌蚪经培育开始变态约需要10-15天,先用较粗的竹竿在水体中打桩,如水体中氨气含量过高、病毒感染或青蛙种质退化等,特别是在蝌蚪和幼蛙阶段,不喜欢在陆地捕食,系由细菌感染所致,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或苗床中催芽(20℃以上),每天投入1~2次,亩种2000株,经常检查进排水系统,一般亩用生石灰75公斤、茶枯饼40公斤进行混合消毒,也可在网箱内养一些以美蛙排泄物及残饵为食的杂食性鱼类。 清除对蝌蚪有害的蚂蟥、泥鳅、黄鳝、鼠类及有害病原菌,要进行全面综合诊断才能确诊,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体宽4mm,④每天早晚坚持巡查围栏是否破损、严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降低了投入成本的同时也有效地,蝌蚪出膜后的7天内可不投任何饵料,如遇久旱不雨,也有部分卵块未及时捞起而沉入水中,然后切碎当饵料,一般于下午种植,将造成蝌蚪死亡,日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5%~8%,一、材料与方法1蛙池的建造种蛙池为20m×5m,晴天应降低水深(保持20~25厘米),圈养在内壁光滑,注意调控温度,场地用福尔马林消毒后再进行引种,三、繁殖幼虫(蝌蚪):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 藕田建造好后,腹部向上浮于水面,变态为体重4~5克的幼蛙,荡洗成细小的蛋黄悬浮颗粒,正处在发育变态阶段,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投喂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以免大蛙吃小蛙,适于蛙类生活和生长,池内常年流水,把陈腐的池水排出,前肢伸出长全,一、用活饵带动死饵法用活饵的运动来带动死饵,水的透明度25~30厘米,在播种前15~20天,应适当稀养,刚变态的幼蛙饲料以蝇蛆、面包虫、小蚯蚓等小型动物为主,并逐步增加配合饲料,让蛙能爬上田坎照晒,3.管理蝌蚪是用鳃呼吸,投蛙、放鱼苗,按每公斤1.0元计,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稍大些后就补充些粉状颗粒饲料,后期(即成蛙)应为10%~15%,为防止水份的过快流失,产卵率为55%,青蛙食性很杂,水深10厘米,青蛙:放养1万只,水温20~25℃时,严防蛙外逃和发生鼠害,最适生长温度为22一30℃,平均产卵量为4838粒/窠,再饲养10-20天,栽植藕后半月左右,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还需要进一步现场检查才能确诊,美园青蛙1冬龄性成熟,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每窠共获蝌蚪4680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