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鲶鱼苗种培育技术
2017-02-08   来源:鄂尔多斯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91次   评论:0

鲶鱼苗种培育技术

一、苗种培育   
鲶鱼苗种培育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免投喂期:鱼苗刚出膜,全长约0.7-0.8厘米。此时,鱼苗的卵黄囊还未消失,鱼苗集群于池底角落,微微颤动,鱼群显青黄色,只有少数鱼苗离开池底无目的游动,趋暗的移动能力弱,鱼苗靠吸收卵黄囊养分生长发育,无需投喂饵料。经过2-6天的发育,鱼苗卵黄囊养分逐渐被吸收完毕,卵黄囊消失,鱼群分布的面积增大,鱼群显青黑色,开始有部分鱼苗游离汕底觅食,趋暗移动能力变强,此时应及时投喂适量、适口的饵料。掌握鱼苗开口投喂时间是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据以往经验总结,鱼苗从刚孵出发育至卵黄囊消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密叨的关系:17-18℃需6天,19-20℃,需5天,21-23℃需4天,24-26℃需3天,28℃以上的水温为2天。但4天以上:才完成这—过程的鱼苗,体质会变得瘦弱,成活率下降,因此,当鱼荫池水温低于21℃时,应及时采取升温措施。       
    2.一级培育阶段:鱼苗规格在1厘米以下时,为一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应选择室内孵化池,规格为2-3米2,水深12-20厘米,放养密度4000-5000尾/米:。鱼苗卵黄囊刚吸收完时,应投足量的、经80筛绢过滤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4厘米左右。当鱼苗已摄食了大量轮血后,水体中轮虫的密度减小,水体逐渐变透明,此时,要及时换入含有大量轮虫的肥水。这样经过两天培育,就可以改投水蚤作为饵料了,要注意投喂水蚤需经40目筛绢过滤。当鱼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转入二级培育阶段。  
    3.二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可选择室外育苗池,面积为5-6米2,水深25-30匣米,放养密度为2000尼/米2左右。这一阶段健康的鱼苗白天总是聚居于阴暗处,极少有鱼苗游动,傍晚时分才游散四处觅食,故池面应用水泥瓦之类挡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遮盖池面1/3的面积,一方面避免阳光猛烈时水温升幅大,另一方面为鱼苗提供阴暗的栖息空间,有利鱼苗生长。鱼苗在池中,投喂水蚤两天后,长至1.5厘米以上,即可改投喂丝蚯蚓。投喂三天丝蚯蚓后,鱼苗规格达到2厘米以上,转入三级培育。  
    4.三级培育阶段:三级培育池规格15-30米2,水深应达5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池中放少量水浮莲,约覆盖水面1/4面积,以便净化水质、遮阳和供鱼苗栖身。饲料以丝蚯蚓为主,丝蚯蚓供应不上时,可用煮熟的福寿螺肉绞成碎肉或鱼肉搅成鱼糜来代替。鱼苗培育12-15天即可长到5厘米,达到出售规格。   
  
    二、饲养管理    
    1.投喂: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鱼苗每天都以其自身体重成倍增长,故其投喂量每天都发生变化。每次投喂都要注意观察鱼苗摄食情况,根据观察结果适当调整投饵量。投喂应少量多餐,每次投喂要注意适当间歇一段时间,投喂量以鱼苗半小时左右刚好吃完为宜。   
    2.换水及清除残饵、粪便:黄昏时池水含氧量即开始下降,早上是水体溶氧量最小的时刻,这两个时间鱼苗都会相继浮于水面.所以早晚均需换水;清除残饵和粪便一次。阴天时,鱼苗更易浮头,应适当增加冲注新水次数。    
    3.分池:水温合适,鱼苗生长很快,极容易形成过密“顶口”。判断是否“顶口”,根据晚上12时或早上太阳未出来时鱼苗全部浮出水面,这时人靠近育苗池,鱼群发出“夏”的一声,全部钻入水中,则表示不会“顺口”;若鱼苗反应迟钝,照样在水面摇头摆尾,若无其事地游来游去,则表示“顶口”。根据这样的情况可判断出“顶口”的程度,分汕时亦可做到心中有数。分池一定要在早晚进行,操作要细致,以免鱼苗受伤。   

    三、病害防治  
    1.肠胃病:患这种疾病的伍曲是吞食丁带有病胡(病毒)的饵朴引起的。病鱼的腹部红肿充血,死亡率高月。来得快,死亡鱼中多为体壮个大之苗,,防治方法:在准备投喂的丝蚯蚓中加入百炎净或土霉素,让丝蚯蚓吸收1小时后投喂,用量是1千克丝蚯蚓加4克,连续数天,疗效显著。 
    2.烂嘴烂鳃病:病鱼吻部和鳃部溃烂,发病初期鱼曲摄食减少,游出阴栅在池边各处互相挤迫,成一团一团互相摩擦,或用吻部摩擦池边,神态极为不安。发病严重时,吻部和鳃部腐烂发白,挣扎游动而死。防治方法:健康无病鱼苗,白天均藏在池边角阴暗处休息,一旦发现有鱼苗游出暗栅,就要及早将鱼苗全部捞出,用川毫克/升高锰酸钾浸冼30分钟,有空池最好转到其它空池,放回原池需将原池清洗干净。回水放鱼后再泼洒福尔马林,浓度为20毫升/米3,然后在每天下午换水后再泼洒20毫升//米3福尔马林,连续三天,疗效甚佳。这种病主要由车轮虫引起,受伤处被水霉、绿色菌丝寄生所致。   
    3.黑体病:病鱼体色变黑,摄食量明显厂降,鱼体—天比一天瘦弱,受惊动时部分鱼苗呈颠状病症。假死躺在池底。患病严重的鱼苗肌肉发炎出血,鱼还未死,把肌肉解剖开就闻到腐臭味。此病病因不明,尚无良方治疗。    
   
    四、讨论   
    1.鲶鱼苗种发育至卵黄囊消失后,应具有较强的趋暗能力,没有趋暗能力的鱼苗属发育不全的鱼苗,需用吸管及时吸走。   
    2.鱼苗卵黄囊刚消失时,轮虫为最适口饵料。因为此时的鱼苗还不能吞食大型水蚤,反而容易被水蚤伤害,喂蛋黄等其它易溶于水的粉料易造成水质腐败。
    3.使用螺肉或鱼糜作为饲料时,投喂过程中,应注意要把水搅动起来再投喂,使饲料在水中均匀散开、翻动。因为,鲶鱼鱼苗只食浮动在水中的饵料,而对沉底不动的饲料则视而不见、不吃。另外,掌握好投饵量和投饲方法,也是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关键。
 

Tags:鱼苗种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这里对鲶鱼的车轮虫病进行简要介绍 [下一篇]每亩放养规格1kg左右的怀头鲶鱼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噩梦之王 噩梦之王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4 个
性别:保密
men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鲶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鲶鱼人工繁殖技术
· 本文基本摸清了鲶鱼发情时间和产卵效应时间
· 鲶鱼在冬季免疫力和抗病力会明显下降
· 鲶鱼苗互相残食严重
· 就可以挖蚯蚓喂鲶鱼了
· 4.提倡鲶鱼越冬
· 慈菇田套养鲶鱼
· 南方大口鲶养殖常见病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 就可以挖蚯蚓喂鲶鱼了
· 南方大口南养殖常见传染性疾病白皮病防治方法
· 还可适当放养鲢鱼、鳙鱼或鲤鱼、鲫鱼夏花作鲶鱼..
· 南方大口鲶养殖常见病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 一、田块选择选择阳光充足、水源好、土壤保水性..
· 藕田里养殖革胡子鲶常见病三代虫病的防治技术
· 南方大口南养殖常见传染性疾病白头白嘴病防治方法
· 慈菇田套养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