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池塘养殖乌鱼(黑鱼)四大技术要点
2017-02-07   来源:汕尾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池塘养殖乌鱼(黑鱼)四大技术要点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10亩,水深1~1.5米,池底为泥质。池水PH值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50厘米左右。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清毒亩用生石灰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在池塘中1/5左右的水面种植水花生用于夏季遮阳。

二、鱼种放养

应选用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没有损伤且规格一致的鱼种,亩放乌鱼鱼种6000~8000尾。亩放白鲢鱼种200尾,规格10-12尾/公斤。亩放花鲢鱼种100尾,规格10-12尾/公斤。既能控制池塘水质又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饲料和投饲

养殖初期要将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视摄食情况予以调整。为降低养殖成本在幼鱼阶段应训饲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在40%以上。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喂2~3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投喂时,将小杂鱼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的失散,便于观察乌鱼的摄食情况。

四、日常管理

早晚巡池观察乌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促进乌鱼正常生长。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易发生逃鱼。池埂离水面高度应大于50厘米,以防乌鱼逃逸。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分池养殖,以防大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高密度条件下乌鱼易生病,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做到以防为主。

Tags:池塘养 乌鱼 黑鱼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    3.乌鳢天然.. [下一篇]    4.乌鳢在自..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hmee mh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6 个
性别:保密
mhmee@mmrens.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黑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水泥池密养高产技术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暴发性传染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亩产乌鳢233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