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黑鱼实用养殖技术之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2017-02-24   来源:衡阳农批网  作者:如果有如果的话   字体:【 】  浏览:92次   评论:0

黑鱼实用养殖技术之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据了解,近段时间来,黑鱼孢子虫病在一些杭州萧山区养殖场中已有发生,特别是在围垦八工段、十工段等黑鱼养殖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块,发病较为严重。黑鱼孢子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易感染。随着区域养殖密度的提高以及水域环境的不断恶化,该病已成为黑鱼养殖中发病率较高的病害之一,如防治不及时,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地防治黑鱼孢子虫,现提出如下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机理 

    寄生在鱼类中的孢子虫是一类在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寄生虫。据报道,我国淡水鱼类中几乎每种鱼都可被孢子虫寄生。当某一水域(池塘)存在着被孢子虫寄生的鱼时,客观上这一水域(池塘)就有了发生孢子虫病的条件。鱼类的发病过程一般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孢子从寄生的病鱼身上脱落,进入水底或悬浮在水中,被别的鱼吃到或接触而粘附在鱼的皮肤、鳃、鳍条上并在这些组织细胞内定居下来,当水域环境适宜时,开始生长发育并大量繁殖,并在鱼类的皮肤、鳃、鳍等组织器官上形成大量囊胞,破坏鱼类的正常机能,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导致鱼类发病死亡。 

    二、发病症状 

    黑鱼孢子虫病的发病季节为每年的春、秋季,在黑鱼的鱼种、成鱼阶段均有发现,以成鱼发病为多。由于孢子虫寄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有的病鱼的鳃丝纹理紊乱、腐烂发白,黏液特别多,用肉眼就能看到一排排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布满鱼鳃;有的病鱼在其头部、鳍和体表上能看到灰白色的点状或瘤状胞囊,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病鱼体上的胞囊少则数十个多则数百外。 

    病鱼体色发黑无光泽,明显消瘦,离群、匍伏于池塘四周,最后死亡。在发病初、中期,每天都能发现有十几条或几十条鱼死亡在池塘边上。 

    三、防治方法 

    对于黑鱼孢子虫病仍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健康养殖,营造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严禁引入带病鱼种,控制和预防黑鱼孢子虫病的发生。黑鱼孢子虫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彻底清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死淤泥中的孢子,这对于已发生过孢子虫病的池塘来说尤为重要。在鱼种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干法清塘消毒,第二天将底泥翻耙一次,四天后注水。 
    2、选择和放养健康鱼种:要选择体表光滑、肌肉丰满、无伤病的鱼种放养。投放前,用盐度为2%—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8—10分钟或用0.1%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浸洗5—10分钟。
    3、做好水质调节及日常消毒工作:养殖期间,每隔20—30天用浓度为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以改善水质。在流行季节,用0.3—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间隔15天再用20—25PPM生石灰全池泼洒,二种药物交替使用。 

    下列措施对黑鱼孢子虫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1、发病池塘用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三天后再用一次。 
    2、用兽用左旋咪唑等杀虫药拌饲料投喂,用量为每公斤鱼体重用4—8mg,连用7天。
    3、使用成品鱼药,如“孢杀”等孢子虫专用药,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但要注意用法用量。

Tags:鱼实用 责任编辑:如果有如果的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6~8厘米长的.. [下一篇]      亲鱼的选..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如果有如果的话 如果有如果的话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rug@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黑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水泥池密养高产技术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暴发性传染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亩产乌鳢233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