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乌鳢黑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
2017-04-23   来源:昆明农批网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248次   评论:0

乌鳢黑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白皮病 

乌鳢苗饲养期间最易发生此病,多数是由于放养过密,鱼苗受伤,细菌侵入所致。其病菌为极毛杆菌。 

乌鳢鱼苗发病初期,尾鳍稍有发白,病鱼体色变黑,消瘦,独游鱼池边缘。多在6—7月份流行,死亡率较高,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取3克/立方米的五倍子粉末,先以温水浸泡10—20分钟,待药汁浸出后再兑水全池泼洒。 

(二)原生动物病 

乌鳢苗饲养期间容易发生鱼波豆虫病、车轮虫病和小瓜虫病等寄生原生动物疾病。病原体的形态特征,与危害一般鱼苗鱼种的相同。 

症状:病乌鳢粘液增多,体表有许多暗淡色的斑点,或有大小不同的小白点。鱼体消瘦,不摄食,缓慢游于池边水面,呼吸困难,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先用显微镜检查病鱼体表、鳃部,确诊后对症用药治疗。波豆虫病、车轮虫病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全池泼洒。 

(三)红线虫病 

病原体为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乌鳢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间。雄虫寄生在鱼鳔、肾内。雌虫圆筒形,前端钝圆,后端细削。活时虫体为红色,通常把身体对折起来寄生在鳍条之间。雌虫在鳍条中出现有一定的季节性,在长江流域一带,最早是冬季1月间,春季出现的最多,到夏季后鳍上不再发现有成虫。 

病乌鳢除有较多的红色的嗜子宫线虫寄生在鳢条之间外,一般肉眼看不出显著病状。 

该病在长江流域广泛流行,感染率较高,一般可达如%左右,感染强度也较大,影响鱼的生长和商品价值,从而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3%—5%的食盐溶液或0.1‰的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浴病鳢,能使鳍条间寄生的雌虫破裂而死亡,从而可减少该病的传播和提高鲜活鱼的商品质量。 
 

Tags:乌鳢黑 鱼常见 方法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就是乌鳢同种的出现大小悬殊 [下一篇]因此乌鳢的规格应小于池中养殖的..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belldanby belldanby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2 个
性别:保密
belldanby@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黑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水泥池密养高产技术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月鳢暴发性传染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黑鱼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介绍

最新文章

· 可就是不见速冻黑鱼片的“身影”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 乌鳢免疫力强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改善池塘养殖水质移栽水草是乌鳢生态养殖的基础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月鳢的病害防治
· 亩产乌鳢233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