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穿孔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17-02-08   来源:达州农批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91次   评论:0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穿孔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随着集约化养鲤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在鲤鱼养殖方面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以鲤鱼体表病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疾病,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称之为穿孔病。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之为洞穴病。

病原:日本曾从病鱼体表溃疡处分离到柱形曲桡菌和气单胞菌。国内对该病的研究尚少,据报道从病鱼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到气单胞菌。

流行情况:国内该病的发生近年来日趋严重,特别是鲤鱼主要养殖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多有发生。池塘和网箱养鱼都可发生,但以网箱养鲤多见,发病率一般在20%-40%的范围内。本病的流行时间较长,春、夏和秋季都可发生,水温在25℃以下时多发。发生该病的鲤鱼在没有形成穿孔时,较轻的有的可自愈,或经过治疗可治愈,但是一旦发生穿孔现象,不是死亡就是丧失商品价值。

症状及病理变化

体表病变较轻的病鱼在体色、体表、黏液、吃食和活动上均无明显异常。当病变严重时,病鱼则表现烦躁不安,不停地在水里作上下浮沉游动,有时作挣扎状的扭动。此时,病鱼吃食下降,并在水面离群独游,从游动的鱼体上可见到发红的或溃烂而呈灰白色的病灶。

眼观病鱼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病鱼的体表,以开始的红斑到随后的皮肤和肌肉坏死溃烂,开始成溃烂和穿孔为特征。发生的部位可在胸部、腹部的两侧、头后背侧、鳍条基部等处,以躯体两侧最多见。在一尾病鱼上少则有1-2处病灶,多的可达7-8处。最初是体表出现的黄豆大的红斑,这种红斑逐渐扩大,红斑处皮肤红肿,鳞片松动,基部充血。随后表皮糜烂,鳞片脱落,露出充血、出血的真皮,真皮亦坏死溃烂露出肌肉,肌肉发生溃烂后留下坑状的溃疡处,溃疡的大小、深浅不同,小的0.2-0.3厘米×0.2-0.5厘米,大的可达2-5厘米×2-6厘米,浅的溃疡深度仅0.1厘米左右,深的可达0.6厘米。溃疡灶内由于组织的坏死程度不同,因而溃疡而高低不平。溃疡的形状有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其边缘不整齐,灶内有不规则的出血区,在一些陈旧性溃疡灶内有水霉菌寄生。溃疡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红,肿胀、鳞片竖起,已经形成溃疡的最后多向穿孔发展,肌肉彻底坏死烂掉,穿通体壁,形成穿孔,暴露出体腔和内脏,水很快涌入体腔,引起病鱼死亡。穿孔的形状多为类圆形,小穿孔的直径1-2厘米,大的2-4厘米,在尾鱼上一般仅有一个穿孔,穿孔处可见残有的骨刺。发生在尾部的溃疡则溃烂至露出骨骼。有的病鱼可见眼球突出。体表变化比较严重的病例,可见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充血,肿胀,质地脆弱,鳃丝及肠黏膜上附有较多的黏液。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鱼种投放网箱或放养池塘之前,用10毫克/升漂白粉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洗10-15分钟消毒鱼体。保持水质“新、清、活、肥”,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

(2)药物治疗

①内服药物。用喹酸拌饵料投喂,按鱼体重10毫克/千克至30毫克/千克用药标准,连用5一7天为一个疗程。

②体外消毒。用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遍洒,连用3天。

③体外消毒。用三氯异氰尿酸0.2毫克/升至0.5毫克/升全池遍洒,连用2天。

(3)浸洗药物

用3%浓度食盐浸洗5-10分钟,再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浸洗10-15分钟。

Tags:鱼养殖 常见病 孔病症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鲤鱼食品公司通过将鱼去鳞抽鳃 [下一篇]金鲤鱼食品公司成立之初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77个理由 77个理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7 个
性别:保密
77liyo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鲤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锦鲤鱼儿出问题时
· 河南省源汇区锦鲤鱼养殖技术与推广
· 另外不少新手都是买锦鲤鱼缸后隔一个过滤槽的小..
· 鲤鱼池塘春放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
· 清洗勿勤锦鲤鱼缸切记:水箱越小
· 池塘鲤鱼鱼种培育日常管理技术
· 换水的频率因所养锦鲤鱼种及喂食量而异
· 千万不要为了怕锦鲤鱼儿没吃饱而喂食过量

最新文章

· 清洗勿勤锦鲤鱼缸切记:水箱越小
· 河南省源汇区锦鲤鱼养殖技术与推广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鲤鱼水肿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
· 换水的频率因所养锦鲤鱼种及喂食量而异
· 锦鲤鱼儿出问题时
· 鲤鱼池塘春放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
· 池塘鲤鱼鱼种培育日常管理技术
· 锦鲤鱼全部阵亡的机率大概有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