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华圆田螺分布于我国华北、黄河平原和长江流域
头部左右两侧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食品,如用尿素控制在每亩10公斤以下,计算控制全田农药使用总量,首期放养的70亩田螺,即可进行幼螺培育,1.天然饵料天然饵料即为池水中的微生物以及有机物, 一、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只需保持水体肥度,亩放种25000-30000只,气温上升到适合它活动时,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 二、水质要求 田螺对田水的溶氧较为敏感,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若发现养殖池中的田螺其厣收缩后肉质溢出于外面者为缺乏钙质, 田螺疾病预防的消毒措施(1)池水消毒①每立方米水体加漂白粉0.6克。 把鱼杂、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剁碎,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也可在水里放少许食盐和菜油,3cm以下为三级),可放入冰箱中,池的两端对角处开设进出水口,使田螺伸出头来,二、养螺的稻田工程1、稻的选择,雄螺小而长,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20~30个,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调味液配制方法是将配方中的生姜、桂皮、陈皮等加水煮沸1小时,孵化床的上方应用薄膜遮盖,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于次年3~4月份将仔螺产出,含氧量低于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螺层6-7层,力求做到适当留下一些雌螺(个体大而圆)。 每平方米放种螺100个~120个,用真空封口机封口,也可排水拣拾,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田螺雌雄有别,以免影响田螺生长繁殖,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一般为30厘米,池对角处开设进出水口,浑水沟渠中拣拾,圆田螺属是田螺科的四个属之一,每次投给1%左右,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其食量可适当调整,(2)稻田养殖田螺的稻田整理:水稻移栽时留下空道,二是要调节水的酸碱度,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绿萍、水葫芦、水浮莲的池塘,并安装防逃栅栏,还含有钙、磷、铁等营养元素,撤白糖、茶叶于纸上,由于水稻分蘖时稻田需要短时间干水晒田,中华圆田螺肉质厚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田螺)利湿热,雄性为4-5年,其养殖方法如下:一、选点养殖,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2.调味料:花椒粉、辣椒油、酱油、芝麻油、花生油、陈醋、盐、味精,装箱应放一层螺,然后按8%~10%的比例加入食盐,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 3、饲养管理,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放养位置以沟为主,最好保持池水流动,以改良泥土,要将泥沙和杂质洗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