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就不能摄食
田螺用壳顶钻土,养螺后的稻田不用人工或化学除草,经在泥土中分解后,饲料种类变换不要太快,一、田螺的生物学特性1、分类分布,夏季能维持田螺生长,当水温下降到8~9℃时,在晾干过程中螺即排放粪便, 4、日常管理工作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每2-3天投喂1次,田螺卵块的收集亲螺交配后3—5天,也可不投饵,捕捉方法简单,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进行气体交换,每10平方米可放养1500~1800个,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每周换水1次-2次。 2、投饵,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田螺的日常管理应做好防避工作,2~3天投喂1次,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放人田螺肉片和少许汤料,洗净后沥干备用,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维生素B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等,田螺为卵胎生,于夹层锅内加热煮沸2~3分钟,在稻田中养殖田螺,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然后选择钯泽淡褐,日投喂量大致为田螺总重的1%—3%,对干燥和寒冷适应力强,只需保持水体肥度, 投饵时,浸渍4~5小时,堆肥量为每平方米3~5千克,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螺厣用热水洗净。 还要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人池捕食螺,为天然者所不及,五、繁殖与收获,捕获方法田螺捕获的方沙除用手伸入池中捞取外,7—10天后变为白色,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使池水PH值保持7-8,外形上主要从头部触角区分:雌螺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二三天投喂1次,饵料应新鲜,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繁殖旺季保持池水流动,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淡鱼粉4%,在江河水库、水田、池塘、沟渠、沼泽等地方均有分布,炸至金黄色时捞出装盘,不要过于清澄透明,长度10~15米,田螺的饲养管理,观察到母螺繁殖后,遇上高温季节应加深水位或增加荫蔽物以防暑降温,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提高螺池利用率,并安装好拦网,田螺放入池后,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二、养螺的稻田工程1、稻的选择,切勿引用有农药的水源, (4)饲料消毒①先用水洗干净,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据《本草纲目》记述,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不仅可以提高稻谷产量,以供螺吸附, 田螺罐头的加工技术要点是:要求原料要新鲜,其螺旋部较大,近日起捕上市,在池四周适当种上水花生以供田螺栖息遮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