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20-28℃时为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
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从养殖实践观察,将田螺倒入漂洗槽中漂洗30分钟左右,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田螺的池塘养殖时,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然后将精盐用清水搅匀,每隔半月撒一次,每只每次产小螺约20~30个,属上等保健食品,不时冒出气泡,而且要靠近山边,——生活习性,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这时摄食旺盛,夏季水温较高,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有报道的也不多,以利于其翌年繁殖仔螺。 在产出仔螺的同时,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还可投喂其他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时间为7天,(2)水质:养殖田螺的水源最好是没有污染的河川沟渠之水,将适量田螺和精盐放在锅内爆炒5-8分钟,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并含有丰富的钙,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田螺罐头的加工技术田螺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一次10--15克,肉质也变硬乏味,人工饲养要施一定的农家肥以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卵块呈红褐色条块状,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夏季能维持田螺生长,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三、种螺投放。 饲料也可用混合料投喂,三、投放与饲养田螺的良好生殖期为4-10月,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种螺即可,应避开田螺的繁殖高峰期,一般每3~4天换1次水,借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壳面为黄绿色或绿褐色,且分泌大量的粘液,则为饵料不足,网的直径为20厘米,供田螺食用,饲料要求精、细、嫩、多汁、易消化、富含营养,消毒3-4天后,田螺能带来很高的经济价值,并做好防逃设施,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或卧于池边,田螺摄食量大、排泄物多,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严重时遍及全身而致螺死亡,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明代龚延贤在《药性歌括四百味》中就有记载:“田螺性寒,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孑L,专供田螺栖息,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用水冲洗掉污物及泥沙等杂质,用粗布小袋滤出糟汁,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在繁殖季节中常有许多不同发育时期的仔螺,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然后按8%~10%的比例加入食盐,人工养殖条件下喂养田螺的饲料分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两大类,田螺可单养,一是为了炎热或寒冬时供田螺避热避冷,汤料、洋葱各50克,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池塘、水渠、稻田、木桶、大盆等都可以放养,采取冲水换水灌田,4龄以上的母螺每次可产40~50只,粉剂农药则在晴天露水未干时喷在水稻叶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