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娃娃鱼养殖之水霉病肠炎病烂尾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7-02-04   来源:成都农批网  作者:蓝猫打老师   字体:【 】  浏览:188次   评论:0

娃娃鱼养殖之水霉病肠炎病烂尾病综合防治技术


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大鲵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名贵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大鲵的人工养殖,但人工养殖的大鲵由于技术不到位常患各种疾病,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中大鲵常见病害有水霉病、肠炎病、烂尾病,“三病”死亡率可达40%~90%,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作者根据多年养殖大鲵的经验,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治疗率达90%以上,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大鲵感染水霉、肠炎、烂尾的危害症状

1、水霉病主要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最后导致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2、肠炎病主要症状: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观察其粪便不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

3、烂尾病主要症状:大鲵感染烂尾病主要表现为尾部病初充血,随后发炎糜烂,分泌白色黏液,并有臭味。最后尾部肌肉腐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将难以治愈。

9 1

Tags:鱼养殖 水霉病 责任编辑:蓝猫打老师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②大鲵机体最大生长对蛋白质需要.. [下一篇]①大鲵机体内蛋白质维持量:大鲵..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蓝猫打老师 蓝猫打老师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7 个
性别:保密
lanmao@wangzi.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娃娃鱼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娃娃鱼学名“大鲵”
· 大鲵、小鲵、蝾螈的辨别方法
· 腹胀、烂尾、腐皮、赤皮属大鲵常见病
· 娃娃鱼昼伏夜出
· 娃娃鱼饲喂的“四定法”
· 娃娃鱼饲料的投饲方法
· 集群摄食不但能提高娃娃鱼的食欲
· 娃娃鱼在适温范围内

最新文章

· 娃娃鱼学名“大鲵”
· 娃娃鱼饲喂的“四定法”
· 大鲵、小鲵、蝾螈的辨别方法
· 娃娃鱼在适温范围内
· 腹胀、烂尾、腐皮、赤皮属大鲵常见病
· 水温是影响娃娃鱼摄食的重要因素
· 娃娃鱼昼伏夜出
· 大鲵成鱼仿野生态人工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