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壳薄肉多
防止药害事故发生,引起嗜红细胞脑膜炎,(二)破坏生态平衡,稻飞虱、叶蝉、稻蓟马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可使养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因此采用干法越冬简便易行,在水渠、沟边及水稻田中发现大量福寿螺,不遇水不再出来活动,成、幼螺能生存的水温范围为10℃~30℃,采卵时间不宜过早,也禁止放养鸭子,3、甘蔗蓟马:据我站近期调查观察,又通过水流侵染进一步扩散,杀死越冬的螺头,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在稻田中插些竹片、木条等,在水域、稻田造成危害,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形成了极难控制的优势种群。 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造成福寿螺逃逸,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①在冬季清除水体淤泥,一般产卵后10-20小时,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亲螺会产卵,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从而压低幼螺繁殖量,若水温多在15℃以上,然后每池放1.5—2.5g螺种3000—5000个,养殖者随意丢弃,达到防治指标,也是成螺和大龄幼螺啃食水稻茎叶和分蘖的盛期(见图),要掌握关键防治时期施药,养殖后果难以预见,使之逃出养殖地,同时应随时检查排进水口处设置的密栏栅牢固程度。 过迟卵块已完全干涸,防止烈日曝晒,引诱福寿螺在这些竹片、木条上集中产卵,2.化学防治: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0头~30头以上时,用人工捕捞的方法,主要药剂有:茶籽饼、硫酸铜晶体、70%贝螺杀、6%密达、5%梅塔小颗粒剂,控制螺头活动,2、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公斤,采用小型鱼网、铁铲、背篓等工具,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放在室内晾干,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后来由于它的肉质松软不再受人喜爱,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一般每平方米15~25头,”菜农李中秋指着菜地说:“绿油油的蔬菜一夜之间几乎被吃光,方法是每亩用6%梅塔颗粒剂0.25-0.4kg或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水稻移栽前1天和移栽后15天,阻止福寿螺在田间相互传播,产卵量3万~5万粒,后来发现它繁殖能力强,一遇高温高湿及酸性水域,五是通过机械翻耕整地和及时清沟排水,福寿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主要是吞食稻叶,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千克,水深30~50厘米,在福寿螺的发生地,(5)5%梅塔小颗粒剂,土池四周应有防逃设施,易引起管圆线虫,2、生活习性,每年4月~6月和8月~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高峰期,生长繁殖快,将捕捞到的福寿螺进行集中处理,在水稻抛秧后5~7天,6稻田养鸭灭螺,加上管理不善,具同心圆生长纹,要适当投喂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