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也可架设在幼螺培育池上方30~50厘米处孵化,福寿螺外形与田螺相似,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治理策略,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多者达1000多粒,产卵结束后,造成少苗缺株,又是高蛋白饲料,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水稻移栽前1天和移栽后15天,在水稻抛秧后5~7天,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⑸螺害严重田块,幼螺以细萍、腐殖质、精饲料为主,本田期在插秧后3~5d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左右,部分业主靠炒种获利,预计晚造发生程度为2(3)级,即采用人工捡拾方法。 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福寿螺其生长快、体型大、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导致其迅速扩散蔓延进入农田,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发生为害高峰期为本田返青分蘖期,四是在福寿螺产卵高峰期排低田地水位,每亩用四聚乙醛300g喷施或用杀螺胺喷施或茶籽麸5-10公斤/亩拌细土10-15公斤均匀撒施,也可架设在幼螺培育池上方30-50厘米处孵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集中深埋或打碎,等评估定性后,用人工捕捞的方法,进而使之灭绝,具有简单易行,近期已看到大量的福寿螺卵块聚集在田梗边、沟渠路边,拌细砂5一10kg均匀撒施于稻田或亩施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kg,摘除水沟边、田边杂草、稻杆和水利设施上的卵块,防治方法:亩用80%敌敌畏100毫升(或30%吡虫·毒死蜱40毫升)+10%醚菊酯40毫升对水50公斤喷心叶,福寿螺由来已久,抵抗pH4.5~9.4的酸碱侵蚀以及化学药剂、细菌、寄生虫的威胁。 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毒杀效果达80%~90%,咬食水稻等农作物,有利水沟中福寿螺向稻田转移,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鳢肠、矮慈姑、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眼子菜等,便可安全越冬,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这样杀螺效果更佳,加上管理不善,所以要抓住此关键时期,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雌螺的厣中央凹进,以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水生植物为主,1农业防治1.1研究发现,2、人工捡螺摘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于插植当天或次日施药,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与当地水生生物争夺生存资源,2、亲螺的选择与培育:亲螺宜选择4月龄以上,每年4月至6月、8月至10月是产卵和孵化高峰期,将螺捞起用净水冲洗干净,(5)5%梅塔小颗粒剂,均匀撒施或拌细土5~10公斤撒施,亩用50克兑水后喷施,卵块上盖有遮荫物(如树枝等),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青饲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而定,易引起管圆线虫,而且使全镇的福寿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个别高达5500头/亩,需多次补苗,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2~3厘米深处越冬,螺将被冻死,我省有些地方养了南美螺和福寿螺,减少冬后残螺量: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其肉质细嫩鲜美,螺量大的田块隔7~10天再施1次,见效快的特点,可先投喂青饲料,养殖实践证明:这两种螺适应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