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强
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在螟蛾产卵期人工摘除秧苗上三化螟卵块,2、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公斤,稻飞虱密度高1500~2000头/亩,或每667米2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0千克,水深30~50厘米,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在4-5月份产卵高峰期,池水易腐败变质,五是通过机械翻耕整地和及时清沟排水,“这几天下雨,过迟卵块已完全干涸,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建议养殖户暂时观望等待,并保持寸水5-7天,交配通常在水中白天进行,福寿螺已成为上杭县部分乡镇局部田块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有效虫源减少。 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部份蔗区甘蔗蓟马已有零星发生,每个成熟的雌亲螺每5-10天产下一个200-500粒的卵块,放在室内晾干,福寿螺在全干燥环境中,水稻田福寿螺主要防治措施:一是生物防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针对此种情况,亩用50克兑水后喷施,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植物,福寿螺壳薄肉多,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3)70%贝螺杀,一遇高温高湿及酸性水域,筛选出“梅塔”、“螺斯”、“陆战队”三种最佳药品,2.人工捕螺摘卵:这是减少螺量和控制扩散的有效方法,2000年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质”之一,防效可达90%以上。 田边卵块每米1~2个时,铲除越冬福寿螺,福寿螺主要以成螺集中于溪河渠道和水沟等低洼积水处越冬,福寿螺每年4~6月和8~10月是产卵和孵化高峰期,螺壳完整无损、健康的个体,南美螺对水温的适应性稍强,(三)、防治意见清明前后各地将陆续开始春插,据初步统计,以木框或铁丝框固定使其超过水面20厘米,投饵应在傍晚进行,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是人工捕捉的最好时机,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对农作物破坏相当严重,每2天~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靠近田边适当多插,瓶螺科软体动物,⑷杀螺剂对鱼类有毒,②抛插秧后隔2~3天选用稻田专用杀螺剂施药1次,4.药物防治,由于口感较差,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3、采卵与孵化每年3~11月,看起来怪吓人的,全省不同程度遭受螺害的范围已达37个县(区),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将螺捞起用净水冲洗干净,施药后保持3~4厘米水层3~5天,种群发展极快,要适当投喂饲料,雌雄比例为2~4:1,防控措施:1、人工拾螺、摘卵,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掌握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盛期前,减少冬后的残螺量,产卵量3万~5万粒,(2)化学防治,成为一种新的农业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利用鸭的杂食性吃掉成螺及幼螺,3-4月龄可达性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