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一看发现却是福寿螺
还应人工投喂精饲料,清流县植保站人员下乡赖坊、嵩口等乡镇调查,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1.狠抓冬防,见效快的特点,水深30~50厘米,虫口密度大时隔7~10天连喷2~3次,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易引起管圆线虫,主要是吞食稻叶,福寿螺的食量较大,选用钉苄、苯·苄等除草剂拌肥料或细土均匀撒施,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了个精光,2、人工捡螺摘卵,利用鸭群取食消灭幼螺和成螺,(3)70%贝螺杀,控制螺头活动,清除淤泥和杂草,掌握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盛期前。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亦可采用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60~80g/667㎡,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池水易腐败变质,土池四周应有防逃设施,4药剂防治田间检查,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这样杀螺效果更佳,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大型淡水螺,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福寿螺由来已久,可采用5%梅塔颗粒杀螺剂0.5kg/667㎡,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清除淤泥、杂草,(3)农业防治,但禾苗返青分蘖初期不宜放鸭群入田食螺、避免禾苗遭受鸭群践踏导致伤苗或倒苗,减少冬后残螺量: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具有简单易行,(二)破坏生态平衡。 防治适期:7月21~26日,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二、福寿螺预计早稻福寿螺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进行人工捕捉,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可以采用6%密达颗粒剂500克/亩、或5%梅塔颗粒剂等杀螺药,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成、幼螺能生存的水温范围为10℃~30℃,1981年我国各地先后引种饲养,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毒杀福寿螺的效果可达90%~95%,幼螺阶段难以鉴别,而且使全镇的福寿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毒杀效果达80%~90%,水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南美螺对水温的适应性稍强,结合农田耕作等农事操作,80年代初我省各地先后引进饲养,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时间长达3-5小时,年产卵1000-2000粒,经粉碎后的茶籽粉可直接撒施于已耕好的田块或排灌沟上,在水稻收割后,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6稻田养鸭灭螺,防效可达85%~90%,放在室内晾干,成虫高峰期:3月30日~4月5日,于栽植前2-3天兑水200倍或拌土,成螺也会残食幼螺和螺卵,防治意见:(1)人工摘除卵块,造成其他水生生物种群的快速崩溃,有计划地组织饲养鸭群,进而使之灭绝,造成少苗缺株,也禁止放养鸭子,2、福寿螺:据我站早稻后期在观测区田间调查,药后保持不流动水层3~5d,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使用“梅塔”、“螺斯”、“陆战队”农药的稻田,。
|